“既然大家要投资,那就继续投资吧!这就是唯一的办法。”大嫂匡雨柔表示。
“大嫂,你不是开玩笑吧。”夏浩洋无法理解大嫂的思路。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家庭;最怕的是朝令夕改,模棱两可,大家没有主心骨,前后顾虑,进又不敢,退又不去,最终原地踏步。哪怕是一项错误的方针跟策略,但大家上下齐心,齐头并进,把他做到极致,反而没有这么糟。”
大嫂的话让身边不语的虞召龙点了点头,两人都是集团公司的决策者,彼此之间能够理解对方的意图,而夏浩洋则不太明白这些,出言反驳道:“如果是错误的方针跟政策,还努力去执行,这不是典型的南辕北辙或者刻舟求剑?”
“明明剑不是在这条路上丢失,你让整个公司的人都在这条道路上翻天覆地的寻找,不但找不到丢失的剑,还耽误了更多的时间跟精力,与其这样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汉朝初期,百废俱兴,文景二帝就是因为什么都不做,一切延续之前刘邦时代建立的政策才能让国家休养生息。”
“所以什么都不做应该比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要强吧。”夏浩洋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以历史为证。
“老三的历史知识学的不错,这叫萧规曹随对吧。但真正治理国家或者治理一家企业并不是这样的想当然。唉,谁敢保证自己下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主意都是正确的呢?如果每一项操作决议都要质疑,每一项政策都要反复讨论可行性或者是否有利,那么你会发现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下去!”
“你喜欢举例,我也给你举个例子:欧罗巴的德意志,如果你要在当地建立一家工厂,今天会有环境保护组织反对,明天会有动物保护组织反对,后天还会有当地百姓对改变他们生活的反对;这样你的工厂三五年下来都无法建成,这是真实案例,你可以去参考特斯拉公司为什么在考察五年之后放弃在德意志建厂但转头在我国申城,三个月时间就工厂初建规模。”
“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他们自以为民主,修一条铁路,不是这个组织出来反对,就是那个机构出来抗议;据我了解,上世纪七十年代本就打算在如今的南亚婆罗多小国修一条铁路改变当地人出行,但如今五十年过去了,铁路依旧无法修建,因为抗议者源源不绝。”
“而你看看我们国家?整修一座交通非常繁忙的立交桥,一个晚上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第二天就能正常通车;国家很多政策都是严格执行,一脉相承,都是非常高效有序。”
“在这里,或许你不知道,曾经打算在长江修大型水坝,也被各种科学家、生物学家、环境学家反复论证,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大家谁都说服不了谁,直到现在依旧有科学家或者学者认为这是错的,但实际呢?国家力排众议直接进行,不敢说一定没有坏的方面,但直接做了,不也挺好?”
“老三,我们都是普通人,谁也不敢说能保证自己的方针跟政策一定正确,但上下齐心,努力去做到最好,真的比什么都不做要强,你什么都不做那就无法改变现状,而很多机会都是在改变的环境下出现的,你懂了么?”
匡雨柔说话总是轻轻柔柔,面带微笑,并不会因为夏浩洋的不认可而生气,但也是器重夏家的这位三少爷,所以淳淳教导,让夏浩洋看待问题的视角提高到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决策者的高度。
夏浩洋虽然不是完全明白匡雨柔的话,但对大嫂举的例子反而印象深刻,他更清楚原时空的南亚婆罗这个国家要做一件事是多么的难,国家都无法强行推行各种政策,如此看来大嫂的话就算不是全对,但一定有自己深厚的道理。
“大嫂,您说的对,虽然我还不是完全明白,但看待问题的角度确实您跟我不太一样,我还有许多地方要努力学习。”夏浩洋这一点好,知错就改,不会死倔,不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就一定正确。
而匡雨柔的悉心教导还有夏浩洋真挚的道歉,也让虞召龙眼睛眯了眯,他似乎感觉到夏家有某些东西是自己的虞家所不具备的。
周一的温市船厂股东大会,一些激进派慷慨陈词,各种列举证据,对造船业跟远洋航运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前途都信誓旦旦;也认为温市船厂会是会稽十六家族一次改变命运的投资决策,最起码是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决策!
最终所有股东成员都同意再行筹资80亿华国币作为对船厂的追加投资。
而夏浩洋更是直接表明态度,个人再度拿出十个亿华国币作为对船厂的投资,换句话说如今的温市船厂,夏浩洋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