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刘全河领着林驹参观了暗房和洗印车间。
这些地方说起来比较神秘,但在林驹看来,技术上并没有多大难度,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在家里搞起来。
骑车到了车站,把自行车办了托运,没多久就上了火车。
选择照相这个项目,此前他并没有进行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成本核算。
这个灵感,完全来自于他前世一个朋友的发家经历。
这个朋友是个残疾人,在1980年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到农村各处去给人照相。
开始的时候,也是没有暗房和洗印设备,就把胶卷送到国营照相馆去洗印,拿回来后,用平信给各家寄去,或者再次路过的时候,给上门送去。
那个时候一封平信八分钱邮票,算是很低的成本。
这样干了不到半年,那个朋友自己建起了暗房,从外面购买相纸、定影『液』、显影『液』等材料,自己开始洗印。
当时生意之火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一家人在外面照相的照相,在家洗相的洗相,一年收入七八千元,两年就成了万元户。
两年之后,后来跟风模仿的人,纷纷进入,这个朋友退出了这个行业,开始搞手表原件加工,后来成了乡里的首富。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了几十万元。
林驹买下这台自行车,就是为了行走乡间照相方便。
他要复制这个朋友的致富经历,给家里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致富项目,至少每年创造五六千元的纯收入。
如果持续两年,就能达到万元户的水平。
这样一来,无论是给哥哥娶媳『妇』、盖房子,弟妹们上学,家里过上一种相对富裕的生活,就都有了保障。
坐在火车上,林驹一直在琢磨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具体地运营这个项目,尽可能地盈利。
二是如何叫家里人接受这个项目,叫他们尽快地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