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熟的样子,与众人没多久便打成一片,张彻见状也暗暗点头,团队精诚合作电影拍摄才会顺利。
散会后陈永仁找到江生,问道:“江哥,公司有没有住的地方?”。
“怎么?”。
“你也知道,我家在元朗,以后每天赶工,来往实在太耗时间,我想在电影拍摄期间住在这边。”。
江生点点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咱们电影是在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拍摄,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里通宵工作,剧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和你一样的情况,到时候和大家一起就行了!”。
陈永仁与父母通过电话告之自己最近状况,令二人放心,第二天便随同众人来到了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开始电影的拍摄,这次陈永仁独挡一面,前期筹备和后期制作都要他参与,所以更加专心,她也不忘学习,《九子天魔》是神怪武侠片,里面运用到不少特技拍摄,在特效没有盛行之前,特技的用处是非常大的,他每天除了工作、学习,仍旧会挤出一点时间写上一万字寄到《明报》,他的小说已经开始连载了,市场暂时没有什么反应。
这天,剧组众人休息时间,陈永仁正在整理拍摄资料,张彻和电影主演,也是他的干儿子程天赐走了过来,前者看到陈永仁专心的样子,关心道:“阿仁,最近有没有什么收获?”。
陈永仁抬头一看,慌忙起身回道:“哦……对特技拍摄技术方面的收获较大。”。
“嗯,那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看法?”。
陈永仁沉吟一下,语出惊人道:“坦白说,我对张导的能力绝无任何怀疑,但是我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前景!”,
两人闻言脸色一变,程天赐怒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声音很高,周围人都好奇看过来。
张彻对程天赐摆摆手,神色郑重道:“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么?”。
陈永仁并没有将程天赐的反应放在心上,毕竟这部电影是他担任主演并身兼武术指导,自己说张彻的能力没有问题,后者肯定是会错话里含义了;他理清思绪反问了张彻一句:“不知道导演对现在电影市场的武侠片和功夫片怎么看?”。
张彻一愣,但转而回道:“前景堪忧!”。
“没错,人无论是思想或是其他方面都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不可能一辈子只吃一样菜,观众看了几十年的功夫片和武侠片,其实已经开始腻味了,我不看好这部电影并不是电影剧本或者在座的参与制作人员谁的问题,而是观众口味和电影市场本身的原因,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仍旧是陈旧的理念与拍摄方法,观众不一定买账。”陈永仁解释道。
张彻叹了一口气道:“你说的问题我也早有所觉,现在人都喜欢看新艺城和嘉禾的那些都市喜剧,功夫片和武侠片确实是没落了!我也一直在寻求这两种题材的突破,可是一直没有什么头绪!”。旁边一众弟子神情也是失落不已,他们大多数都是功夫片和武侠片出身,演技并不高明,如果连拿手的功夫也没用了,就意味着频临失业。
“你说现在的武侠片和功夫片拍摄方法和理念太过陈旧,那你是有新的想法了?”程天赐虽然心里不反对陈永仁的话,嘴上却不放过,毕竟陈永仁只是一个小小的场记。
陈永仁一怔,他倒是知道怎么样才能拍出来,但他现在专业知识还是半吊子水平,让他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实在有些难,但他最拿手的就是玩高深,领先这些人30年的思想,“迷踪拳”可是他的拿手本领,他组织一下语言,在众人惊讶的眼光下开口道:“其实无论武侠还是功夫都脱离不了打斗,我觉得首先是打斗风格应该改变,不能像现在这样你一拳我一脚一招一式太过死板,其次是电影的核心思想,比如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一样,开始的时候是行侠仗义,追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新派武侠小说讲究的却是侠骨柔情和家国天下,比如今年程小东执导的电影《生死决》,镜头运用、画面构图、人物造型、剪接与动作设计等方面都很是特别,风格突出、影像极其锐利,可以算做一个标杆,还有徐克执导的《蜀山剑侠传》加入特效,也是一种探索。
张彻心里惊讶不已,在他眼里,陈永仁只是刚刚入行,但看他对电影方面的理解却完全不像个新人,这时却听程天赐反驳道:“程小东的电影《生死决》票房不高,嘉禾投资的《蜀山剑侠传》众所周知是赔本赚呦喝,你说的出路并不是很顺。”。
陈永仁解释道:“那是因为现在理念尚不成熟,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没多久就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