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一手拿起茶杯慢慢品起茶来……
“额……沈叔您这是……?”。
“亏你还是读书人,这都不懂?主人提茶——慢走不送!”。
“别介……老伙计们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交流了?”。
“噗……咳……咳……”沈宝新听到这句话一口茶喷了出来,连连咳嗽不止。
“吆……沈叔您慢点,何必呢?”陈永仁说着递过一张纸巾。沈宝新接过手清理一番,没好气道:“你说你都成年人了,说话做事就不能有个正形?还成天耍贫嘴!”。
“这不您老先跟我开得玩笑么!”。
“谁跟你开玩笑了?《明报》写小说稿酬最高的就是倪匡,他也就是千字200元,一般的名家专栏不过千字100元,我们是办报纸的,考虑的是销量,不是文化慈善机构,你写得好就给你颁发什么荣誉证书,你跟我要千字160元,你沈叔我在《明报》排行第二,今天给你这个数,明天査老头就找我理论了;所以啊,我这满足不了你,你去其他报社看看吧!”沈宝新吹胡子瞪眼说道。
“嗨……多大点儿事!”陈永仁摆手笑道,见沈宝新又要发飙,忙接着道:“我的意思……是说,万事都可以商量嘛!”。
沈宝新一时不语,而是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片刻电话接通,只听他对另一边说了句“在办公室么?”,接着点了点头就挂断了电话。
陈永仁愕然:“沈叔,你这是……?”。
沈宝新站起身来道:“开名家专栏必须要经过査先生同意,他正在办公室,你跟我一起去见他!”。
陈永仁闻言一时懵然,他对金庸早已神往已久,第一次来《明报》投稿时带着王晶就是抱着一睹宗师风采的目的,却不料王晶带他结识了眼前的沈宝新,本来已经打算以后“因缘际会”了,没想到刚丢了主动结识的想法,机缘就到了!
第二十六章 山寨名家
readx;相信喜欢看书的人没有人不曾了解过金庸,这里也不再一一赘述。
曾经有段时间,陈永仁看了金庸的武侠作品后,一度对历史产生了误解;他对金庸的看法,正如未来号称“武侠小说第一辩”的刘国重先生所言——
“在历史的大坐标上建构自己的武侠世界,并非由自金庸始,但他却是其中最自觉也是最有成就的一位。纯粹的历史小说过于拘谨,容纳不下金庸天马行空的纵横想象,而旧式武侠作品又大多没有可信的历史背景以为衬映,徒见其虚诞。虽然有些作者如古龙在某些作品中也聊胜于无的写下朝代甚至年月,字里行间却嗅不出那个时代的气息,人物的思想和语言、行为读来更像是出于当代故事。”。
金庸听到敲门声道了一句“请进”,沈宝新与陈永仁闻言走进前者办公室,关上房门,金庸看到陈永仁微微一愣,投向沈宝新疑问的目光。
“我过来是想给你介绍一位小朋友。”沈宝新见状向陈永仁一打手对金庸笑道。
陈永仁心里对沈宝新口中“小朋友”三个字的形容很不感冒,他对着金庸郑重地抱着拳头敬了个江湖礼表情认真道:“末学后进陈永仁拜见金大侠;晚辈今日叨扰,还请前辈见谅!”。
沈宝新与金庸当场愣住,前者早清楚陈永仁的鬼马,很快反应过来摇头一叹对金庸道:“怎么样?这小子有点意思吧?”。
金庸反应过来笑着点头道:“是有点意思!”说完对陈永仁一展手开口道:“少侠请坐,今日仓促会面,招呼不周还请见谅!”。
陈永仁笑着坐下:“金大侠客气!”。
“行了,你们两位别扯了!”沈宝新笑骂一句接着对金庸道:“阿仁就是前段时间在副刊上连载的恐怖小说,《咒怨》的作者‘不是女人’,他又新写了一本小说,我觉得非常好,想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给他开个名家专栏?”。
金庸闻言一奇,看了眼陈永仁道:“《咒怨》我也看过,年轻人很有想法,能给我看看新作么?”。
陈永仁心里暗自感激沈宝新的提携,对金庸也很是恭敬,将书稿双手奉上,金庸接过手认真翻阅起来……
半晌,金庸放下书稿认真看着陈永仁点头叹道:“确实上佳之作,文笔虽然较《咒怨》提高不是很多,但是写作手法和故事结构却比前作高出不止一筹,你可不是末学后进,而是后起之秀啊!”。
“査先生过誉!”陈永仁谦虚道,确实过誉了。沈宝新见状心里一松问金庸道:“那你看可以设专栏么?”。
金庸片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