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当吴、楚、闽、越之交,是为东南扼要之地,庐阜为之山,彭蠡为之泽,襟江带湖,控荆引越,据之可以视四方。
其要害在于水,一则长江、二则赣水、三则鄱阳湖。
其必得之城则有二,隆兴、江州。
隆兴控塞赣水,地接鄱阳,左右吴楚,为江西之都会。
江州北据长江,南据湖口,水陆形便,为江西之要津。
二城都做过江西地区的首府,但隆兴比起江州更加是当仁不让的中心。唐代王勃称之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相对于江州更有上流的优势。
以南攻北,必先于隆兴,以北攻南,则必起于江州。若能尽取隆兴、江州二城,即为万全之势。二者至少据其一,方可以争江西。
一开始元军副都元帅李恒据有隆兴,都元帅张弘范则急驱江州,两个关键处都在元军手上,占尽了便利,让张镝极为被动。但隆兴一破,局势立刻就一百八十度转变,中兴军由被动而变为主动。
“吾既得隆兴,破虏必矣!”
得到隆兴城,胜败就有八分数了,张镝马上开始筹划反攻。
首先是在樵舍镇方向,张弘范的部将王惟中以两万骑兵攻打中兴军第六师李安归的八千人,以多欺少却反而被打脸打的啪啪响,在中兴军壁垒下折损了三四千兵马都未能前进一步,只得传信向江州要求增兵。随后张弘范又让招讨使忻都添兵三万余人,通过船只运送上岸,增援王惟中。
此时的樵舍镇几乎就是当年杨村驿的翻版,镇内外已经被中兴军杰出的土木作业挖成了四通八达的蚂蚁窝,层层叠叠『迷』宫般的壕沟体系限制了元军骑兵的机动优势,但中兴军的火器却可以通过这些壕沟神鬼莫测的运动到战场的各个角落。李安归的短处是手上的火器太少了些,只有一千八百杆火铳,加上一个炮营的几十门蟾式炮和十几门振威炮,这还是张镝考虑到樵舍镇的防御重任而特地为之增强的。好在军中现在又新增了一种利器,一种类似于震天雷的爆炸式武器。其主体与震天雷一样也是一个装满火『药』的铸铁壳子。但其起爆方式比较先进,无需用明火点燃引信,而是以钢轮摩擦燧石发火的特制发机。当敌军人马踩踏发机,摩擦出的火星就可将埋设的引线点燃,迅速引发火『药』室爆炸。而且一个发机可以连接好几个炸炮的引线,引起连环的爆炸,威力十分可观。
该武器一般被称为踩炮,在敌人部队集中通过的时候效果最好,因为前面的人踩中发机,隔一点时间才能燃尽引线发生爆炸,伤及后方的人。如果是马蹄踏过,往往是前蹄踩火却炸到马腹或者马屁股,中兴军将士们因为这个特点不称它正式名城“踩炮”而喜欢形象的称之为“马后炮”。
“马后炮”是工部火器司一位名叫“赵秀才”的直沽获救工匠潜心钻研而成。在中兴社做工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有相对成熟的考评奖励机制。尤其在武器研发制造方面,是最能出成果的,像“踩炮”这样的新式武器,如果成功被军方采用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而且本身职业等级也将超迁提升,待遇自然可以水涨船高。所以工匠们的积极『性』很高,比如总理最重视的火器,近两年来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批,现又研制出了双眼铳、三眼铳、五雷铳、八雷铳等各种不同的形制,都已有少量投入军中使用,视效果决定是否增加装备。
像“马后炮”也是新式火器,被证明实战效果甚佳,工部火器司于战前加紧赶制,但数量也不算多,有三四千颗,其中相当一部分就分配到了防守任务比较重的樵舍镇。
当时张镝要求李安归“扎硬寨,打呆仗”,按部就班的根据既有经验来,所以李安归就套用了杨村驿的成功案例,挖掘了密密麻麻的工事,又在工事外围重要通道埋设了大量马后炮。
炮弹破片纷飞,炸的可不仅仅是“马后”,同样也掀翻马背上的人,从辽东抽调来的元军骑兵连火器都没怎么见过,被地底下莫名其妙的爆炸报销了若干人命,全都以为是什么妖魔鬼怪在作祟,甚至怀疑宋军中有妖人做法呢。
招讨使忻都的淮东兵与中兴军和红巾军接触的都多一些,或许对火器还更熟悉,但也被不知哪里会突然出现的“马后炮”吓得畏缩不前。
在张弘范的催促下,王惟中和忻都只能硬着头皮趟上去,但越到后面越麻烦,接近中兴军的营垒后,火铳三叠阵又开始发威了,在常规弓箭的『射』程外,杀伤力却比弓箭大的多,哪怕身穿重甲也难保不被打出一个血洞。
还有发『射』散弹的蟾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