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年(204年)三月,新汉天子刘琦在灞桥点兵,御驾亲征。
贾诩为随军军师。
张燕率三万黑山军为先锋。
中军大将文聘,副将南阳人邓芝。其余将校数十人,领大军五万以为中军。
典韦、公孙续各领本部神刀卫、白马义从两千人充当中护军,扛卫刘琦安全。各留一千精锐于朝中,以备朝庭及后宫安全。
大军开拔,直指雒阳。
由于弘农郡、河东郡早就纳入刘琦治下。
当年迎先帝刘协东归时也已经将函谷关牢牢地把控在了自己手中。
曹操是个聪明人,函谷关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不在自己手中,关中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中原地区。虽然当时曹操得汉帝,刘琦得关中,看起来只是两个不同的忠臣做了不同的选择。虽然那时候看起来刘琦曹操之间很和谐,而且往后很长的时间内都比较和谐。但不妨碍他们彼此提防。
从曹操得到雒阳起,便征集民夫在函谷关往东的绝涧尽头筑新关,以拱卫中原。曹操称公后,新关更名魏关。而原函谷关则被许都朝庭命名为秦关。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始建于西周,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刘琦要兵进中原,魏关是必须要破的第一道坎。
可实际上雒阳经过董卓的一把大火过后,元气大伤,到现在也难复巅峰十之二三。曹操经略河南郡,修缮雒阳城,主要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他曹某人是一心为国,维护汉室以及故都的。
战争一起,河南郡却成了许都北面的战略缓冲之地。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刘琦三线用兵进攻他的地盘,却偏偏没有走这一路。
想想便也释然,因为雄关绝涧,道路确实不好走。
但是,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战争打到现在,三线都已焦灼的时候,刘琦居然还有多余的兵力开辟新的战场。
手中的兵力分别派向了各线增援,已无更多兵力派往雒阳。
曹操下令河南太守李通自行组织大军严防魏关。
李通点将李绪、董衡、董超、成何领兵三万急驰魏关。李通坐镇雒阳继续征兵。
刘琦登基称帝后,首次出征,这次派头与往昔完全不同。除了常规的两队近卫外,另有禁军八千跟随左右,随军官员十数人,俨然组成了一个移动的小朝庭。
可怜刘琦虽然身着戎装,挂帅亲征,却依然摆不脱那理不完的朝政。
唯一可以拿来安慰自己的是,总比当年秦始拉着一车车的竹简要好得多。科技改变世界呀!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函谷关。
不是曹操不重视刘琦的战争眼光和手段,而是他实在没有太多的兵力以及财才支撑多线战争。魏关虽不如秦关(原函谷关)屹立千年,雄壮险峻。但也面险而建,又依托谷城提供补给。只要守将不是猪头,死守关隘不出。刘琦纵有千军万马,很难越雷池半步。
只可惜,刘琦打仗,从不按套路出牌。
两都大道开辟数百年,虽然道路宽阔平整,有利于行军。但毕竟道路两边多是险谷绝壁,利攻不利守。
没说你在关上摆好阵势,我就一定要来攻打呀。
纵然兵多器利,谁的兵不是人命?刘琦打仗从来不以士兵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换取胜利。
也许是很久没有出现在中原战场上了,人们似乎忘记了张燕的黑山大军了。忘记了他们本就出身于崇山峻岭,生活在山野,战斗在大山里。就算归降刘琦后,重新组建也是以山地战争为模版而成的,并且在入川的战斗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这么好的部队在手,刘琦又怎么会规规矩矩地去攻打关隘呢?
早在出了华阴后,张燕便率两万黑山营将士脱离了大部队,翻过枯纵山到达卢氏,然后一路沿雒水往东,过宜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河南、谷城二县,彻底断了魏关守军的后路。
帐还没打,便断了归路。河南军士气大损。
加上函谷关的守兵中有许多都是当年讨董时被挟裹者或其后人,对于他们来说,刘琦有着救命之恩。若不是当年河东刘琦的辖地中间还隔着河东、河内二郡,估计许多人都会跟着刘琦的大军北上并州了。
所以,刘琦哗啦啦八九万大军往关前一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