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张建中也混淆不清,迷迷糊糊了好多天,总弄不清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后来,才像是把思路捋清了,才知道,好的是组织集体决定,不好的是个人行为。最后,老好人再一说,镇委书记正在等待县里的处理决定,他就彻底明白了,一夜之间,就把总结经验的初稿写了出来。
他对阿花说,我也知道,你不会去告我,要告,你早告了。
他说,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我们既然痛恨不公平公正的行为,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坚决抵制这种恶习。
他说,好人会有好报,恶人也会有恶报,比如边陲镇那个镇委书记。那个工商所长不是也做了恶事吗?不是把一些好摊位锁在抽屉里吗?他这种作为,一定会遭到谴责。别以为他一时得逞,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阿花说,“那是什么时候?到了那一天,服装街都空了,我不得不搬去那个鬼地方,那时候还有好摊位吗?我还不呆在偏角的摊位没人光顾喝西北风了。”
张建中便想,真该有山尾村那么一伙人,把事情闹起来,让黑幕爆光,引起县里的重视,还那些没权没势的个体户们一个公道!
当时,他只是想想而已,一点没想到机会会降临。
张建中执笔的边陲镇材料写得还算可以,虽然,整个框架是老好人搭的,但做为新人,又是第一次执笔,能写到那个份上,县委办的许多老笔杆都觉得非常不错了。
李主任在讨论那个稿子时,也评价很高,说到底是新人,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语言虽有一些文艺范,但稍做些修改,还是很有新意的。
他调子一定,秘书科长还想拿张建中的文艺范说事,就不好开口了。
最后,李主任还叫他把关,在允许的状况下,尽量多地保留原有的语言风格,不要让人以为,县委办就会写那些老八股的机关文章。
至此,老好人和张建中负责的材料算是完成了任务。老好人便向科室副主任询问这些天的工作情况,科室副主任谈到了服装街的搬迁,这可是县委要求督办的工作,工商那边迟迟下不了决心,担心个体户们会闹事,如今,一纸通知下去,虽然也有部分人抵触,但大形势还是好的。于是,老好人就想了解多一些情况,希望这次搬迁能为县委以后做类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老好人对副主任说:“你带张建中一起去吧!”
这次边陲镇一行,他也觉得张建中有基础,暂不说他的政治觉悟,那笔头倒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磨炼出来的。他希望多给他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接过自己手里的笔。
县委办下去的人不会直接去最基层的工商所,先去工商局,了解面上的情况,再由工商局的领导带队去工商所,这包括两个工商所,一是新搬迁去的城郊工商所,二是以前那个服装街所属地的工商所。
张建中对前一个工商所的兴趣不大,走进后一个工商所,见那所长胖乎乎的,就有点先入为主地想,这家伙,一定鱼肉百姓不少,所以,才把自己养得身宽体胖,见肉不见眼。
带队的副局长把副主任和张建中介绍给那所长,说:“这是倒县委办的领导,下来了解搬迁的情况。”
对于被称为“领导”,张建中已经习惯了,在边陲镇,大家都称呼他“小张领导”。开始,他还脸红,还说,主任是领导,我只是随从跑腿的。人家却说,你小张虽然年青,但也是县里下来的,凡是县里下基层的,都是我们的领导。
所长很认真地向他们汇报情况。那是在一个小会议室,桌上摆着各式水果,听汇报的人就一边吃一边听,所长说到一半的时候,对副所长说,拿几盒烟过来,副所长就出去了,一会儿,拿了几盒烟进来,在每个人面前放了一盒。
副局长也不客气,先开了自己那盒,抽出一支甩给副主任,副主任“嘿嘿”笑,接了烟,便从自己的文件包里掏出打火机点燃,再把打火机放进包里时,随手把自己面前那盒烟也放进包里了。
张建中不抽烟,这时候,总有一种吃亏的感觉。
在边陲镇,他的烟都给了老好人。老好人是烟枪,一天三盒烟。有一天,老好人整理行李时露出一条烟,一看那包装,就知道不是他平时抽惯的牌子,想一定是镇府的人送的,只是因为张建中不抽烟,便没送他,也瞒着他了。
这会儿,张建中没接那烟,也没吃摆在桌上的水果。他想,他不能被小恩小惠糖衣炮弹俘虏。他不仅是来了解情况,更主要的是寻找机会揭露所长徇私舞弊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