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的早餐就是三明治、面包、鸡蛋、意粉之类。
吐司被音译为多士,浸泡蛋『液』、牛『奶』煎炸而成的法式吐司叫西多士,酱料不同,叫法也不尽相同。果酱吐司谓之占多,加炼『奶』黄油的则是『奶』油多,而有黄油和果酱的则是油占多。
早餐里比较丰盛的是“三文治”,其实就是三明治的一种音译。因为馅料丰富,所以三文治的名称也十足百变。
鸡蛋三明治叫“蛋治”,午餐肉鸡蛋馅的是“餐蛋治”,把午餐肉换成火腿自然就是“腿蛋治”。如果想挑战茶餐厅高阶点餐法,可以用“隐藏选项”来碾压一切。
想要将外层面包烤到暖热香脆,可以说“烘底”;“飞”和“走”都代表着“不要”的意思,所以“飞边”就是把面包干硬的外皮去掉,而“走油”则是不加黄油。
和“飞边走油”类似,另一个侠气十足的暗号是“飞沙走『奶』”,多用于咖啡,也就是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港人也称之为“斋啡”。『奶』茶也可以要求不加糖的“走甜”,但更高级的吃法是要一杯“茶走”,就是以炼『奶』代替砂糖和淡『奶』,口味更醇厚,还不像砂糖那样会使喉咙起痰。后来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啡走”、“鸯走”。
柠檬家族也占茶餐厅饮料单的半壁江山。“柠乐”是柠檬可乐,“柠茶”是柠檬红茶,“柠七”自然配的是七喜,“柠水”当然就是简简单单的柠檬水。
好立克译作“呵沥”,而阿华田则简称“华田”,也可以参照上面“茶走”的方式叫一杯“华田走”。“鸳鸯”是『奶』茶加咖啡,“黑白鸳鸯”则是用好立克拼阿华田,一般给不能喝咖啡的小朋友享用。
鸡蛋当然也是早餐菜单上的常客。“太阳蛋”、“炒蛋”是通用术语,但“反蛋”大概很少听见,其实就是“反”过来两面煎的荷包蛋。不愿意吃生蛋黄的,则可要求“熟春”。另有一种“奄列”,其实就是西式蛋卷的音译,将鸡蛋和面粉摊成饼,卷上满满的芝士和火腿,便是餐桌上金光四『射』的主角。
旧时茶餐厅里还流行吃“滚水蛋”,即是将生鸡蛋打入一杯开水里,再用砂糖搅拌;如果是用炼『乳』搅拌,就叫做“『奶』水蛋”。伙计向厨房下单时,会大叫一个和尚跳海呀
但因为担心生鸡蛋的病菌,后来点的人也渐少了,此一奇景不复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