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隆扭头注视着身后那一位位神色惨白的将士,表情难看。
目前他麾下将士已全然没了士气。
士气低迷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
只要一听北军到来的消息。
他们竟是一个又一个只想着拔腿就跑。
战斗?
不可能!
他们怕了,胆怯了!
“报!国公爷,北军来袭,北军正在渡河,一旦从白河渡过后果不堪设想!”
突然间,一位探查情报的斥侯,火急火燎地来到李景隆面前,神色慌张,浑身战栗。
听得这话,李景隆眉头紧皱。
燕王朱棣的北军当真可恶,就如同阴魂不散一般,始终跟随在他们大军的身后不断袭击,根本就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
“这般匆忙,像话吗?”
“北军便是渡河,想来也需要不少时间的,我们……”
李景隆强压住心中的慌乱之感,沉声说道。
只是,他的话还未说完,那一位斥侯便又连忙说道,“国公爷,若是往常,北军渡过速度绝没有现在这般快,可昨夜天寒地冻,河水结冰。河面上有了一层冰,这让北军渡河速度快上太多太多了。”
起初,李景隆尚且能够保持沉稳的一面。
可这一刻,听得斥侯之言,李景隆也无法保持从容了。
“唰唰!”
李景隆脸色大变,目光中充满浓浓不甘。
连老天爷都在帮燕王朱棣吗?
若是这样,这天下怕是真有可能被燕王朱棣所夺。
一时间,李景隆脸色阴晴不定。
当场,他也下达命令,全军火速撤离!
不过眨眼间。
朝廷大军在李景隆的率领下开始落荒而逃。
朱棣率领的北军继续追赶。
面对这样的实时视频画面,每一位学生都有些哭笑不得。
这李景隆果真乃草包,并且在军事方面上也是毫无才能。
远在数千里外的大明京都应天府,那巍峨壮阔的皇宫御书房,气氛一片凝重。
年轻的皇帝朱允炆面容阴沉,心情沉重。
他身着华丽的黄袍,坐在金灿灿的龙椅上,却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在他的双眸中闪动着慌张、迷茫、震惊、恐惧等种种眼神。
这一刻,朱允炆更是觉得整个人仿佛喘不过气来。
就仿佛在他的肩上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
这座大山更也压得他整个人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站在下面的三位大儒面面相觑。
他们不敢轻易发言。
他们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之辈,都很清楚皇帝的心情极差,任何不当的言语都可能引起龙颜大怒。
一时间,御书房愈发寂静无声。
只能够听见朱允炆那渐渐急促、沉重的呼吸声。
“尔等对眼下的局势有何看法?”
最后,还是朱允炆开口打破了这沉闷的氛围。
他将目光落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身上。
对这三位朝中重臣,他格外看重。
说罢。
朱允炆心中思绪万千。
他不由地回忆起了当初自己登基时的场景。
那时候。
他志得意满。
那时候。
他意气风华。
那时候。
皇爷爷虽然才刚刚过世,但他心中并无太多悲痛。
因为,他将要成为这大明的新主人。
并且,他在心中也暗暗发誓,要为百姓谋福祉,要让大明江山永固。
可结果呢。
这残酷的现实却狠狠地将他的誓言击碎。
如今,他的大明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燕王朱棣!
这一位大明最强藩王!
让他感到恐惧。
原因无他。
从前线传回来了一份战报。
李景隆的数十万大军与燕王朱棣的北军交锋。
这样一场战斗,本该毫无悬念才对。
可是呢,却是以李景隆大败告终!
这让朱允炆完全就是慌了神。
在朱允炆脑海里更是浮现出来了一道身影。
那是一位垂垂老矣,却面容威严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