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夫人身后的翠珠、宝珠低头不语,麻嬷嬷回乡探亲一个月,昨日刚回来。 这时,她从门外走进花厅,收了伞立在门边,对华夫人说: “夫人,您这是怎么了?姑爷的名字可不敢叫出口。” “叫他的名字怎么了?当年,不是他说,让我叫他的名字嘛! 怎么,当年叫得,现在叫不得了?!” 华夫人只觉得怒火中烧,自从当年那个女人出现后,她的人生便再没有顺过。 麻嬷嬷上前,给华夫顺着背说:“哎哟,我的好夫人啊,此一时彼一时。 那时你俩刚成亲,柔情小意没什么,有了姐儿哥儿之后,咱就得给他们做样子。 您说对不对? 而且,姑爷愿意去参加科考,这是一件好事。 现在,我们三房自己分了出来,若姑爷能考上官身,对孙小姐孙少爷的将来都是有好处的。” 麻嬷嬷温声劝导着,自家小姐的脾气她是了解的,打小心思软,没主见。 当初,自己作为她的贴身大丫鬟,老夫人生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好生开导姑娘,莫叫她做傻事。 夫人娘家王家,在京城是个小官人家,老太爷生前也只做到五品官。 夫人闺名王素依,按说她是没有资格嫁进当初的华太师府的。 但耐不住姑爷对姑娘倾心。 姑娘这是典型的高嫁了。 谁知,好日子只过了三四年…… 麻嬷嬷叹了口气,唉,往事不提也罢。 华夫人听了麻嬷嬷的话,心火稍稍落了些,不过仍有些生气。 “这么大的事,他都不告诉我,你说,他有把我当自己的妻子,当自己人吗?” 麻嬷嬷赶紧说道:“哎哟,我的好夫人啊,这事还真得保密,不然……” 她的话还没说完呢,外面传来了吵闹声。 她赶紧收住话,快步走到花厅门口,撑起伞迎了出去。 只见华夫人的娘家人吵吵嚷嚷,在下人的簇拥下打着伞走了进来。 看门的小厮淋着雨苦着脸跟在后面。 麻嬷嬷急忙迎了出去,“哟,老奴拜见老太太,拜见两位夫人,见过表少爷。” 现在的王老太太是王素依的继母。 王老太太斜眼看了挡在前面行礼的麻嬷嬷一眼,高傲的说:“你们姑奶奶呢?” “回老夫人,我们夫人正在花厅呢,你们请。” “哼。” 王老太太拉着脸冷哼一声,越过麻嬷嬷急步往花厅去。 王素依心里烦躁的很,自己家里这种处境了,这些人不管不问。 连乔迁宴都不参加。 今天,突然来家里,肯定没好事。 她暗暗翻了个白眼,起身让两个丫鬟搀扶着自己,往外迎了几步。 正好与一脚迈进门的王老太太迎上。 她病歪歪的福了福身,叫了一声:“母亲。” “嗯。”王老太太从鼻子里哼出一声,自行越过她,坐到了上位上。 王素依回身看了一眼,没有吱声,转身走到自己刚刚坐的座位上。 麻嬷嬷赶紧指挥着翠珠、宝珠上茶。 没办法,从华侯府搬出来,大部分丫鬟婆子不肯跟着来。 家里就六个丫鬟七个婆子和两个小厮。 这些人,大部分在大少爷那个院里使用。 就算这样,大少夫人还不愿意,最近搬娘家住去了。 大少爷也跟了过去。 “母亲,您今天来是有何事吗?”王素依在茶水上来后,开口问道。 王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说:“这是什么茶,真难喝。” “是呀,大姑子,你们从侯府分出来,没分到多少东西吧? 这茶可真是又涩又苦,太难喝了。” 王老太太的大儿媳妇刘氏捂着嘴笑笑说道。 “大弟妹,这是我们家最好的茶,你不喜欢喝,我让丫鬟给你倒杯白水。” 王素依两个弟弟均是继母所出,他们平时关系一般。 她最不喜欢这两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弟妹。 奈何自己的母亲只生了自己一个,他父亲为了香火,娶了现在的王老太太为平妻。 自己在十岁那年,母亲便去世了,因此王老太太被扶正。 “咳,母亲……”王素依的二弟妹蒋氏咳了一下,唤了一声母亲。 她用眼神提示王老太太,莫要忘了正事。 王老太太心领神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放下时,“咣”一声故意用了力。 然后悠悠开口,“素依,你说你是怎么回事? 你夫君能弄到参加会试的名额,怎么就不能给你的小侄子? 他那么大岁数了,考科举有何用? 你小侄子不同,才二十岁,他天资聪颖,知书达礼。 若不是上次乡试生病了,他自己就考上举人了,还用得着我你吗?” 王素依听着王老太太的话,被气笑了。 她不冷不热的说:“母亲,成阳身体不好,每次应试都要病上一病。 您还是让他先调理好身体吧,反正他才二十岁,不急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