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质距离黑洞足够接近的时候,本身构成物质本身的所有粒子都会在巨大的引力拉扯下被分解成无数比夸克还要更小的基本粒子。 而在这一过程中,思旭通过极高解析度的射电望远镜观测到了黑洞表面那种恐怖异常的现象。 人们总以为黑洞的视界边界如同镜子表面一样的光滑。但是实际并不是如此,物质在被潮汐力分解以后会围绕黑洞高速旋转,当被加速到接近光速以后才会被吸入到内部。 这就相当于黑洞哪怕吞噬一点点的物质其过程在第三参考系中都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并且与其说物质是跌入到黑洞中的,倒不如说是物质自己主动进入到黑洞中的。随着他们环绕的速度越发的趋近于光速,它们自身的携带的能量也会越来越高,并且它们的相对质量也会趋于无穷大。 而那时,黑洞吸积盘上的物质本身也会对时空造成一定弯曲。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黑洞的视界边界的界限就会发生改变。 届时他们会如同一颗海胆一般伸出细微不可察如菌丝一般的触手将物质捕获进黑洞中,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来自被吸积的物质本身。 而且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质量较小的黑洞上,而大质量黑洞的视界边界实际上则允许更大的物质以完整的形态直接坠入黑洞之中。 得益于这两个相互环绕的小质量黑洞相互在不断清扫彼此的吸积盘,于是乎周围的物质全部被清空以至于只剩下这两个小可怜在这虚空之中跳着属于自己的舞步。 而思旭就在这些物质被分解以及被那恐怖触须捕捉物质时,思旭观测到了反物质的存在。只要物质发生崩解,那么基本粒子得构成就会被打乱,在很大的随机程度上就会被从正物质转换为反物质。 有了这个启发思旭开始加大了对这两个黑洞的观测,并且思旭为了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居然控制其中一个探测器牺牲自己撞向黑洞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观测数据。 一阵阵伽马射线爆发出来,甚至两个黑洞的两极都产生了细微不可察觉的双螺旋状的物质喷流。不过即便如此思旭依然获得了大量的观测数据来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于是乎反物质研究基地的科研方向发生了巨大改变,当这些科学家完成休假回来以后都一脸错愕的看着自己眼前那陌生的科研任务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走错了部门。 “我宣布对于物质崩解的科研任务开始,除了星舰研究所以外,其余所有部门的科研力量都要向这边倾斜,任何配套的工作都被设置为最优先级!” 繁忙的工作又开始了,有了新目标的科学家们又如同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不眠不休的忙碌了起来。 在思旭的全力支持以及近乎整个科学院的共同努力下,依托于调制电磁波的物质崩解射线被顺利的研发了出来。 一旦物质被这种射线照射到,它的表面就会率先发生崩解,原本原子间的联系被打断,电子也被分离,最终就连原子核也被分解开直至夸克。 而这时被层层剥离四散的物质开始出现惊人的能量爆发,思旭知道这就是那些被随机转化的反物质接触到了正物质并发生了湮灭反应。 经过测算这次转换的效能比达到了惊人1:1500。也就是说投入一份的能量就可以轻易的将物质分解释放1500份能量。 不仅如此思旭还有将这种东西进行武器化的想法,想象这种东西照射在敌人的飞船上时会产生何种效果,这可比元素大炮要厉害多了。 整个盖亚科学院有了思旭制定的研究方向以后,项目推进的速度就快了许多,不仅第一代的反物质核心已经建造成功并且已经满足了实用阶段的设计,而且物质崩解射线武器也已经进入到了试装阶段。 受制于技术壁垒的因素,物质崩解射线武器只能使用在市级飞船专用舰上,也就是说即便是现有的曙光号系列飞船也无法满足它对能量的供应需求。 为此思旭还为了这个新武器设计了专用舰,这是一种以曙光号为基础框架改造来的飞船,由于是试验性质的飞船于是仅仅建造了两艘,而诸如县级飞船这种由于无法承载现在的反物质核心,于是还保留着过去的那种核聚变反应堆来负责供应能源。 恒星系内反物质研究基地。 由于当初科研方向的错误,导致整个基地的设计与建造都与实际使用中的技术指标背道而驰,当它勉强完成了后续反物质核心的研发工作以后就被彻底的废弃了。 由于体积巨大,加上将其拆解后运输会舰队所在地要远比新建一个成本更高,于是乎思旭决定让整个基地充当为新武器的测试标靶。 两艘物质崩解射线专用舰早已停泊在距离目标公里的位置上,两艘改进型的曙光号飞船也以就位。现在就等着思旭将科研所的能量护罩安装完毕以后就可以进行火力与防御性能的测试工作了。 为此思旭派遣了大量的探测卫星并在文明中准备进行实况转播,盖亚文明中的所有民众此时都放下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