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晋襄公六年,他立了自己的儿子夷皋为世子,让自己的庶弟公子乐去陈国做官。在这一年,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相继去世,连续失去了四位卿大夫,他们的职位都空缺了。第二年,晋国在夷地大规模地征兵,并重新组织了三军,恢复了原有的军队编制,同时舍弃了原有的二军。襄公想让士縠和梁益耳率领中军,让箕郑父和先都率领上军。先且居的儿子先克进言说:“狐、赵两家对晋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儿子不能被废弃。而且士縠是司空,他和梁益耳都没有立下战功,如果突然让他们做大将,恐怕人们心里会不服。”晋襄公采纳了先克进的建议,决定不废除狐和赵的儿子,于是派狐射姑担任中军元帅,赵盾为他的副手;箕郑父担任上军元帅,荀林父为他的副手;先蔑担任下军元帅,先都为他的副手。狐射姑登上主帅的高台,指挥如意,举止自如,仿佛周围没有别人一样。狐射姑的部下军司马臾骈劝告他说:“臾骈听说,军队的胜利在于和睦相处。现在三个军队的主帅,现在三军的统帅,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就是国家的世代重臣。元帅应该虚心请教,时刻保持谦逊。如果一个人太过刚强,自信心过高,就像子玉失败于晋国一样,我们必须要注意。”狐射姑听了臾骈的劝告非常生气,大声喊道:“我刚刚开始发令,匹夫怎么敢胡言乱语,以扰乱我军军心?”他命令左右将臾骈鞭打了一百下,这让众人都有了不满和不服的情绪。
士縠和梁益听说先克阻碍了他们晋升,心中非常恼火。先都没有当上上军元帅,也深深地怨恨。当时太傅阳处父在卫国担任使者,没有参与这件事。太傅阳处父回国后听到狐射姑被任命为元帅,便给晋襄公写了一封秘密奏疏,说:“狐射姑虽然刚强,但是不得民心,不是一个大将应该有的才能。我曾经辅佐子馀,与他的儿子赵盾关系很好,深知赵盾很有才干。尊重贤能是国家的法则,如果您要选择一个帅,没有比赵盾更好的了。”襄公采纳了阳处父的建议,就让阳处父去董地征兵。狐射姑还不知道统帅已经换人的事情,兴高采烈地担任中军之职。襄公叫着他的字说:“贾季,以前我让你辅助我的儿子,现在我要让你辅助盾。”狐射姑不敢说什么,只能恭敬地答应然后退下。晋襄公随后任命赵盾为中军元帅,让狐射姑辅佐他。而上军和下军的职位则保持不变。赵盾从此开始执掌朝政,大力修整政令,得到了国人的欢心。有人对太傅阳处父说:“子孟言语真心实意,忠心可嘉,不过不担心因此招致别人的怨恨吗?”阳处父回答说:“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我怎么能回避因此而引起的私人仇恨呢?”第二天,狐射姑单独拜见襄公,问道:“承蒙主公体念我先人的微薄功劳,不认为我无能,让我执掌军队。现在突然改变,我实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是不是因为先父狐偃的功勋,不如赵衰?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襄公说:“没有别的原因。阳处父告诉我,说你不得民心,难以担任大将。所以才做了这个改变。”狐射姑闷闷不乐地退了出去。
在那一年的秋天,八月,晋襄公病重,即将离世,他召来太傅阳处父,上卿赵盾以及其他大臣,躺在病榻前告诫说:“我继承父业,打败狄人,攻打秦国,从未在外国折损过锐气。但现在不幸命运不长,我将与各位卿大夫永别。太子夷皋年纪还小,你们应当尽心尽力辅佐他,与邻国友好相处,保持盟主的事业就可以了。”群臣都拜谢接受命令。然后襄公就去世了。第二天,群臣想让太子继位。但是赵盾说:“我们国家面临很多困难,秦国和狄国都是我们的敌人,不能让一个年幼的国君来执掌大权。现在可以迎接杜祁生的公子雍来继承大位,他善良而且长大成人了。”群臣没有反对的声音。狐射姑说:“不如让公子乐来继承大位。他的母亲是君主的宠妃。公子乐在陈国任职,而陈国与晋国一直都和睦相处,不像秦国那样对我们充满敌意。如果我们迎接公子乐来当国君,他可以在一天之内就到达国都。”赵盾说:“不是这样的。虽然陈国小,但是距离我们很远。而秦国虽然大,但是离我们很近。如果我们迎接国君来自陈国,双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友好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迎接来自秦国的国君,可以缓解我们之间的敌意,同时也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因此,公子雍是更好的选择。”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意见。于是先蔑被任命为正使,士会为副使,在秦国报丧的机会里迎接公子雍为新国君。
就在出发前,荀林父阻止先蔑,说:“国内有夫人和世子在,你们想要迎接新国君来自外国,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不如你假装生病,辞去这个任务如何?”先蔑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