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阖闾珍惜这本书,不想让它流传于人,于是放在铁柜里,藏在姑苏台的屋楹里。自从越兵焚烧了台子,这本书就没有再传出来。我以前与你的祖父有交情,所以求得了这本书,并亲自为它做了注解。行军的秘密策略都在其中,我从未轻易交给过任何人。现在看到你为人忠诚厚道,所以特别交给你。”孙宾说:“弟子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国家多事,家族离散。虽然我知道祖父有这本书,但实际上并没有传下来。师傅既然有注解,为什么不同时传授给庞涓,而只传授给我呢?”先生回答:“得到这本书的人,如果能好好利用它,就能为天下带来利益;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会给天下带来灾难。庞涓并非值得信任的人,怎么可以轻易把书交给他呢!”孙宾便把书带回卧室,昼夜研读。三天之后,先生突然向孙宾索要原书。孙宾从袖子里拿出书,还给先生。先生逐篇询问,孙宾对答如流,一个字也没有遗漏。先生高兴地说:“你如此用心,你的祖父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庞涓别了孙宾后,径直进入魏国,凭借兵法之才干来见相国王错,并且被错推荐给惠王。庞涓入朝的时候,正好庖人将羊肉蒸熟准备奉给惠王。惠王正举起筷子,庞涓私下感到喜悦,心里暗想:“我的师傅说过‘遇羊而荣’,果然不是错的。”惠王看到庞涓的仪表非凡,放下筷子起身迎接并向他致意。庞涓再次拜倒,惠王扶住他,并询问他所学之事。庞涓回答说:“我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对用兵之道,已有深入的了解。”他边说边指点解说,竭力把心中的所学都表达出来。惠王问:“我国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韩国、赵国、燕国,都是势均力敌的国家。而赵国却夺走了我们的中山,这个仇还没有报。先生你有什么策略可以应对这个局面?”庞涓说:“大王如果不任用我,那也就算了;如果任用我为将,我保证能战必胜,攻必取,可以征服天下,还担心什么六国呢?”惠王问:“先生说话如此豪迈,真的能做到吗?”庞涓回答:“我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确实可以操控六国于掌中。如果我被任用后效果不佳,我愿意接受惩罚。”惠王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元帅,兼任军师。庞涓的儿子庞英、侄子庞葱、庞茅,都成为了列将。庞涓训练军队,首先攻打卫国、宋国等小国,屡次取得胜利。宋国、鲁国、卫国、郑国的国君们,相约纷纷前来朝贡。正好齐国军队入侵魏国边境,庞涓又成功击退了他们。于是,他自认为是不世出的功业,非常自豪。
那时墨翟正在名山之间游历,偶然经过鬼谷去拜访朋友。他见到了孙宾,两人交谈后发现彼此的观点非常契合。墨翟于是对孙宾说:“你的学业已经完成,为什么不出去谋求功名,而要在山林湖泊中耽误时间呢?”孙宾回答说:“我有一个同学庞涓,他现在在魏国做官,我们曾经相约,一旦我们有了成功的机会,一定会互相帮助。所以我在等待他的机会。”墨翟说:“现在庞涓已经成为了魏国的将领,我为你去魏国,看看庞涓的真实意图。”墨翟告别孙宾,直接来到魏国。他听说庞涓自恃其能,说话不知谦逊,知道他并无真正想帮助孙宾的意图。于是,墨翟以平民的身份求见魏惠王。惠王一直听说过墨翟的名声,于是走下台阶迎接他,并向他请教兵法。墨翟简单地讲解了一下兵法的要领。惠王听后非常高兴,想留下墨翟担任官职。墨翟坚决辞谢说:“我生于山野,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习惯穿戴官服。我所知道的有孙武子的孙子,名叫孙宾的,他是真正的大将之才,我远远比不上他。他现在隐居在鬼谷,大王为什么不召他来呢?”惠王说:“孙宾在鬼谷学习,是和庞涓同一个老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学的更好?”墨翟说:“孙宾和庞涓虽然是同学,但是只有孙宾得到了他祖父的秘密传授,他的才能天下无敌,更何况庞涓呢?”墨翟告辞后,惠王立即召见庞涓问道:“听说你的同学孙宾,得到了孙武子的独传,他的才能天下无双,你为什么不为我召他来呢?”庞涓回答说:“我并非不知道孙宾的才能,但孙宾是齐国人,他的家族都在齐国。现在如果他来魏国做官,必定会先效忠齐国而后才是魏国,所以我不敢向大王推荐。”惠王说:“士为知己者死。难道只有本国人才能用吗?”庞涓回答说:“既然大王你想召孙宾,那我就立刻写信给他。”庞涓虽然口头上答应了惠王,但心里却在犹豫:魏国的兵权现在只在我一个人手中,如果孙宾来了,肯定会抢走我的地位。既然惠王已经下令,我不敢不遵从,那就等到他来的时候,再想办法害他,阻止他升官的路,这样不就好了吗?于是,他写了一封信,交给了惠王。惠王准备了四马驾车,黄金和白璧,派人带着庞涓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