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照诸位师兄师姐所说,我们清风派名义上是道门,但内在,却是道儒都有?”小师妹杨落落终于插话显示存在感了。 只是,她说完这句或许觉得还不够准确,便又道:“甚至,是不是连魔道都有?” “瞎说什么!”二师姐周倩连忙打断。尽说什么什么大实话!没见着掌门师弟又要黑脸了么? 其实是不是魔道,隋沐杨根本不在意,就像柳清蝉前两天说的,是不是魔道不在于你有没有杀人,有没有替天行道,这些都不重要。 甚至都不在乎你有没有修行魔功,关键是朝廷怎么认为你。也是这个时候,隋沐杨才知道所谓的朝廷势弱根本就是扯淡。 势弱的皇权,只是,皇权什么时候就等于朝廷了?朝廷是道、儒、佛三教、并一众世家名门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他们是大周这片土地上的庞然大物。 只不过,下面争斗的也是三教、世家、宗门,都是内部竞争,所以朝廷不管而已! 至于魔道,那是朝廷的大敌,所以只要你的立场站得稳,不做一些对抗朝廷的事儿,那么就不会被打入魔道,于此,隋沐杨才放下心来,松了一口气。 斗不斗没关系,不跟朝廷对着干就行,对于这前世而来的隋沐杨心里太有谱了! 听话,他太会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明白,哪能杀几个老百姓就被定义成魔道呢?那也太搞笑了吧! 就算他前世看到那些武侠,就比如笑傲江湖里面那些对抗魔教的正道人士,他们难道就不杀人吗?怎么可能? 余沧海怎么对付林家的?光天化日、灭人满门,结果呢?他还不是好好地当他的正道十大宗师?! 所以.... …… 梅村是盘江镇下辖十三村里离清风山最远的一个村子,同时,也是最富有的一个村子。 村子里有户五百一十一,人口超五千,几乎相当于清风山下三村的总和了。只不过梅村虽然以梅命名,但村里子既没有成片的梅花,也没一户姓梅的人家。 梅村百姓九成九都是姓黄的,而之所以黄家人的村子会叫梅村,据说,是因为几百年前黄家先祖是在一个梅雨季节迁徙来的。 所以为了纪念先祖,便起名梅村。 理由牵不牵强不重要,重要的是黄家人都是这么说的。 此时,在梅村的最中央,一处别说村子,就是在镇里都少有的三进三跨、青砖黛瓦的大宅门里。 梅村的‘无冕之王’黄世仁黄大老爷正在厅堂中接见来客。 来人四五十许的模样,一身藏青色长袍,留有两撇山羊胡,正随着主人嘴巴的一开一合上下抖动。 “孔夫子,您确定蒙学正的身体出问题了?”黄世仁虽然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但他却不是个没脑子的。 这转换立场的叛主之事,说的再怎么冠冕堂皇... 而他口中的孔夫子,也正是余杨县学里的八位大先生之一的孔先生。大周的官制,一县之中只有五位吃朝廷饭的官员。 一县之主的县令;主管武者事宜的执法者;负责普通人治安的县尉;收取赋税的主簿以及管理县学、负责教化的学正! 而这五人的占位及其代表的派系,就是区分朝廷在这个县还有几分话语权的标志! 当前的余杨县,县令、学正、主薄、执法者俱是朝廷选派,所以,看似法度松弛,但那只是表象。 只是现在,学正手下的夫子和主薄麾下的粮长搅和在了一起,而听他们的语气、意思... 面对黄世仁的质疑,孔夫子微微一笑,也就他是主薄的堂弟,不然他都懒得解释。 “黄老爷不放心在下,也该相信主薄大人吧!”至于自己是怎么探的蒙学正的实情,孔夫子是只言不提。 无他,他投靠的是黄世贤黄主薄,亦或者说是黄主薄背后的四大家族,可不是眼前的乡下老财主。 见孔夫子搬出了大堂兄,再加上堂兄的手书也没错,黄世仁只能默默点头。心中忖道,看来,堂兄是做出选择了。 “请孔夫子转告主薄大人,黄某一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说这句话时,黄世仁心中也是一阵气闷,本家兄弟之间,自己回话居然还要让外人转达了。 只是,想起了那早已离村十多年的堂兄,也就自己上税的时候能见上一面,和和气气说上几句话,其他时候,那次见面不是被训得跟条狗似得。 …… 孔夫子离开梅村还没一个时辰,三个瘦的几乎脱了相的农人便离开的黄府,直往清风山而去。 清风庄,现在是陆明的临时办公地;清风山于他而言,上上下下如同等闲,但是这于这些‘上访’的老弱病残而言,上一趟清风山不亚于再脱一层皮。 清风庄主屋大堂,陆明正在接待这三位一看就是‘被欺负惨了’的农人,只是听着听着,陆明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低价收、高价卖?这不是商人的正常操作么?怎么也成罪恶了?”这时候的陆明已经不是月前的陆明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