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了四支火器,他就已经够罪恶了...也就李信现在要负责的事情有点儿多,而他现在的修为还不足以支撑他承担这么多事,隋沐杨才奖励了他一把‘沙漠之鹰’防身! 即使这样,隋沐杨也没跟他说这东西是可以换子弹的,而是告诉他,这东西只能用七次,七次之后,就是一堆废铁。 对于李信的这次行动,隋沐杨是极其满意的,且不说他最后是借助了火器还是借了‘黄老邪’的威风,但这都是次要的。 他真正‘令隋沐杨满意’的是他将工作做在了前头。 宋四海等人为什么敢挑事儿? 还不是见清风派骤然乍起,就认为他们没有底蕴好欺负? 要知道,一个余杨县城大点儿店铺就有近千家,有宗派背景或者武者势力撑腰少说也有上百家。 谁的背后是谁...有的人是挑明的来,比如红袖招,天下连锁,从不遮掩...但有的,却是模棱两可,如如意赌坊,他们虽然一直宣扬他们背靠万剑盟,但至今也没见万剑盟的人来过余杨。 但这两,其实都还好,更多的还是,‘你不惹到他,你就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背后是谁’,而这种情况,它们的背后要么是世家名门,喜欢‘沽名钓誉’、不喜张扬,要么就是高官权贵,不敢张扬! 所以,正常来说,对于一个新兴势力,确实是很难把这些商家背后的‘人情世故’搞清楚的,因为你既没有那么多人脉,又没有那么多情报。 别人说的‘有可能是诈你’,也有可能是‘不屑跟你说’,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花点钱买个平安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这次,当觉察到余杨有这个不对苗头时,李信一边‘求教与师姐’,一边,却是大肆收买三教九流,然后不过短短七天,‘谁支持、谁反对’,他就差不多摸清了。 不仅找到了宋四海这个傻逼‘出头鸟’,更是摸清了他所谓的大靠山,居然是‘徒有其表’。 说起这个,其实也是宋四海倒霉,称自己‘是谁的走狗’不好,非得说是‘法华寺’的。 诚然,法华寺作为临海郡的无冕之王,下面的县级势力谁都会给他们几分薄面。所以,法华寺的产业在临海各县也的确是享受到了最大的优惠。 只是,作为临海郡的第一势力,余杨县怎么可能没有它的产业?可是,在清风派取代余杨县衙成为这片土地管理者的第一天,人家法华寺的产业汇通当铺的齐掌柜就已经找上门来,并顶额交齐了规费。 而要知道,在县衙主政的这六七年,人家可是一个铜板儿的‘商业税’都没交过的,周倩惊喜之余,也是旁敲侧击。 齐掌柜这才道,是因为真如和尚离开余杨县时有过交代,虽然说真如和尚离开时,朝廷分封的制书还没有到余杨,但显然在真如和尚心里,余杨县姓隋,这是迟早的事儿! 宗门未来掌权人的吩咐,齐掌柜自然不敢忘记,所以,在清风派接到制书还是一团乱麻的时候,他就上门了。 只不过,‘自请交付’这事儿在外人看来毕竟‘有损法华寺的威名’,故而周倩明知道‘要是放出这个风声,那后面的事就是顺理成章’,但她还是选择了隐瞒。 你留名、我得利,其他的,大家心知肚明,挺好! 对此,齐掌柜也是满意至极,诚然,真如和尚的吩咐他不敢不听,但是,‘背叛’余杨众商人的名声他也不想担,虽然说那些人在他眼中,大多都是些贪鄙之辈,但毕竟以后还要打交道(从他们手中赚钱),也不好过于得罪。 所以,清风派选择‘你知、我知、其他人不知’的诚意,齐掌柜也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 正是因为这份‘默契的交情’,当宋四海‘自爆背景’的时候,李信才第一时间就锁定他,因为,齐掌柜‘直言’,宋四海所依仗的香积厨首座,三个月前就因为‘贪腐成性’被关进了惩戒堂,这辈子算了完了! ‘其实,就算他没有出事,也不会为宋四海出头的,他从来都是只收钱不办事的,要不然这么多年,宋四海怎么从来不提?’ ‘也不知道这次,他是猪油蒙了心还是颈子发痒...’ 李信离开前,齐掌柜如是感叹。 …… ‘规费’一事,不仅让隋沐杨也让周倩、李信这些清风派具体事物的管理者深深体会道,江湖,真的不是打打杀杀,人情世故同样不可少。 就如现在... 当他们将‘少交缺交’的规费汇总之后,便发现,居然有七千六百两,比县衙‘商业税’最高的时候都还要多。 “这说明许多以前没有上交县衙的现在也给我们交了,就像齐掌柜...”杨落落说这话时有些兴奋,两个瞳孔都冒出金光。 周倩横了她一眼,眉头微蹙道:“也有可能是因为李师侄威逼的缘故。” “只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事,欠一次就逼一次,欠两次就逼两次?” “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杨落落不满。 “哪有那么多天经地义!”冷如霜插话。 “呃”杨落落噎住了。 周倩、李信颇为意外的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