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这个世界的钢与铁,跟前世的钢、铁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只是它们的价格以及重要性)。 一斤生铁五十文,一斤钢铁即便最便宜的锻钢,也要半两银...一户农家一个月的(剩下的)收入买不到一把菜刀,一年的收入换不来一把犁...这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现状。 所以,隋沐杨眼中小不点似得龙场铁矿,不经意间就被人家盯上了。 不过,隋沐杨倒没多少担心,自家东西有人看上不是坏事,毕竟,矿场的钢铁本来就是拿来卖的,有人看上也是好事,又不是不给钱...是吧...应该会给钱吧! 隋沐杨的担心,陆明当然也想到了,只听他继续说道:“君家的信誉还是挺好的。” “其实临海城的三大世家,除了郡尉吴家,君家和钱家都是经商世家,当然,跟漕帮那种‘经商’不同(只抽份子),他们的货物都是自己生产,就算不能全部自己生产,也会在加工上掺和一道。” “君家是这样,钱家其实也一样,钱家虽然主营海运,但是他们贩卖的丝绸、瓷器,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的,据说,临海城外的数十万亩桑林,就是钱家的产业。” “就算是吴家,除了是郡里的大地主,同时也是郡里排的上号的大粮商。” 其实,势力到了一定层次,便会知道,单纯的种地是种不出多少钱的,除非你能像白云观、万佛寺那样,几百万上千万亩的种。 剩下的,即便是最喜欢把‘耕读世家’挂在嘴边的儒门,他们其实也会参与商业活动。 毕竟,没有谁会与钱过不去,是吧! 但是,正经的、有长远规划的势力,都会选择‘自产自销’一体化的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既省事、又抗风险。 而像漕帮那样,完全不事生产,只是‘抽成’,在它势大的时候的确‘其兴也勃也’,但,一但势力衰退,那就免不了被群起而攻之(产业与其他势力交织太多)从而‘其亡也忽焉’。 隋沐杨的思绪万千、没有耽误陆明的汇报,只听他继续道:“而除了三大世家,临海城有几乎所有老牌一流势力的据点,不过,人家一般只求财,很少掺和郡里的事。” “再之后就是官府势力了。” “临海郡官方有三大巨头,郡守张经、郡尉吴刚,以及八方巡查使王正木!” “张郡守和王巡查,掌门师兄都已了解,师弟重点说说这个郡尉吴刚。” “大周的郡和下属的县不一样,县里一般是县令、学正、县尉、金牌巡天卫(金牌执法者)以及主簿,五大巨头。” “但到了郡里就只有郡守、郡尉和八方巡查使三个了。” “因为大周的郡是不承担朝廷的税务的,大周朝廷对每个郡虽然是定额五十万税银,但是同时,这五十万也是明文规定,分到了郡下属的一城九县的。” “就像余杨县,五万两,这笔税,与其说是郡里要求的,还不如说是朝廷规定的。所以,余杨县每年的那五万两税银,只是在郡里过了一遍,然后,便上缴到了朝廷户部。” “郡里并没有做什么工作,所以,县里五巨头之一的掌管税收的主薄,到了郡里,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所以,慢慢的郡主薄就成了郡守的私人幕僚,消失在大周官场。” “而郡学祭酒也是一样,儒门有九大书院,看似它们比郡学高档的多,但其实,在儒门体系,R九就是郡学,当年儒圣的理想便是将书院开到天下每一郡、每一县。” “但是后来,由于...所以,虽然现在大周每一县都有县学,每一郡都有郡学,但是,无论是它们的规模还是师资,都跟儒圣设想的差得多,也就只有R九,才是儒圣理想中的模样。” “因为,儒门R九是郡学,它可以从天下所有县学招生,所以,各地县学里的精英,都去了R九,久而久之,其他郡的郡学,便荒废了下来,几乎成了各郡城里大家族纨绔子弟交友的场所了。” “当然,儒门R九也是交友的场所,只不过,那里面的都是良师益友罢了!”说到这里,从小就习儒的陆明还是不由的感叹了一句。 闻言,隋沐杨笑了,“陆师弟能有这般感悟,进步极大啊!哈哈!” 陆明挠了挠头,脸色有点微红,瞅了柳清蝉和小龙女一眼,尤其是小龙女这才继续道:“正是因为郡学的没落,所以郡学祭酒的权柄才相应的被削弱。” “而郡府里郡尉又和县里的县尉不一样,县尉只能管管治安,处理一些普通人的纠纷;但郡尉不同,因为他手里有兵!” “郡尉手中握有一支三千人的郡兵!” 郡尉有兵!这点,隋沐杨在知道清风派以后很可能要主持徭役之事是便了解过了。各县服役的一先天十后天,来到郡城之后是归郡尉管辖的。 地方十县(包括临海城)的队伍,再加上郡尉手下的郡兵,这便是临海郡镇压幽冥界的全部力量! “不过,郡尉手中虽然有兵,但他们不属于军方,而是属于兵部,所以,郡兵的军饷不是由朝廷下拨,而是由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