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 不,不是怀疑,是确定。 从王宁之下毒弑父到傅元白求娶王漪都是熙元帝的算计,没有证据,今生没有,前世也没有,但王沄依旧能够肯定,这些都是熙元帝的算计。 前世,毫无防备的王融之被毒杀,没有任何人怀疑一直低调、没什么存在感的王宁之,而一年之前就“预知”到王融之阳寿将尽,为继承家业而努力准备的王奕之却是背上了嫌疑。 就连一些选择追随他的王家人都怀疑是他做的。 有重大嫌疑在身,就算王融之早早的将暗卫交给了王奕之,就算王融之明里暗里为他各种铺路,王奕之依旧没能在王融之亡故后第一时间成为家主,而后以一族之主的身份主持王融之的后事。 王融之过世的第一天,在他的灵堂之上,王衍之在崔老夫人以及怀疑王奕之弑父的族老的支持下,当众质疑王奕之。 当然,没人敢在灵堂之上将事情闹大,但之前一直被隐瞒的、王融之的死因被曝光,王奕之嫌疑最大也成了王家内部众所周知的秘密,也成为王衍之与王奕之分庭抗礼,将王家分成了泾渭分明两大派的开始。 两派之中都不乏各打算盘的。 王奕之、王衍之及其拥趸争夺族长之位和最大的话语权,那些原本就只是随便站站队的则努力的为自己这一房扒拉好处。 王融之尚未下葬,他掌控了四五十年,在他的引领下进入鼎盛时代,又随着他慢慢衰落的琅琊王家便成了散沙一盘。 王融之的葬礼明面上盛大庄严肃穆,所有王家人和来吊唁的宾客都是一副沉痛不已的悲恸表情,私底下暗潮涌动,打听王家隐私的,试图押宝站队、好搭上王家得到好处的,想趁着王融之忽然亡故、往王家撕下一块肉的…… 王奕之也好,王衍之也罢,面对这样的情形,都想站出来主持大局却又都没有那个能力和魄力震慑对方。 王融之的葬礼之后,无论是王家人还是前来吊唁的宾客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个与司马家“共天下”的王家没了。 王融之亡故,他的儿孙都要为之守孝,在朝为官的皆要丁忧,最后,除了被夺情的王息之及其次子之外,其余子孙皆丁忧,回到琅琊为其守孝。 王融之七子三十六孙,除去亡故的王函之,被夺情的王息之父子之外,尽数回到琅琊、回到王家堡,开启了名为守孝,实则勾心斗角、令王家境况急剧下降的大戏。 王衍之及其拥趸一边寻找王奕之弑父的证据,一边以此攻讦王奕之及其子孙后人。 谢灵泉、王蕴之兄弟都是被重点攻讦的对象,而王漪也不得不面对各种质疑的言论和目光,她甚至被人堵着质问,问她知不知道王奕之是用什么手段毒害王融之。 只是质问她王奕之用的什么手段和何种毒药,而不是问王奕之有没有做,就算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有无数人认定就是王奕之干的。 那是王漪从小到大第一次面对浓浓的恶意,以前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她根本无法接受和适应,而一直护着她的长辈们也陷入类似的境况,虽然未必个个自顾不暇,依旧有人能顾及她、护着她,但到底不能像以前那样周全。 也就是这种时候,与长辈前来吊唁、滞留琅琊的傅元白出现在了王漪的身边。 王漪被人为难的时候,是他挺身而出;挡在她前面,王漪心情低落的时候,是他安静的陪着她;偶尔心情不错的时候,还是他与她渡过…… 不过短短两三个月,王漪便在他的攻势下情根深种,非君不嫁。 据说,谢灵泉对傅元白并不太满意。 但那个时候,王家正值多事之秋,在将王漪留在气氛诡谲、明争暗斗层出不穷、经常性被针对、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算计到的王家和让她嫁给心上人、远离勾心斗角两个选项之中,谢灵泉最终选择了不反对、不支持,将王漪的终身大事交给了王蕴之夫妻做主。 今生王蕴之夫妻都对傅元白很是赞许,都乐见其成,前世只会更欣赏无视王奕之这一脉的窘境,愿意站在王漪身边,与她面对风风雨雨的傅元白。 当然,王蕴之还是查了一下傅元白的情况。 今生他们都没有查到傅元白有问题,前世自然也不会查到。 然后,王蕴之先是与傅家做了口头约定,等王漪出孝后,第一时间为两人定下婚约。 短短三个月,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和请期,婚期定在了一年零一个月之后。 敲定婚期之后,王蕴之夫妻开始整理王漪出生后就为她准备的嫁妆,再两个月,王漪连同她的嫁妆一并到了建康,住进了被夺情、依旧还是司徒的王息之在建康的府邸。 离开琅琊之前,谢灵泉终究还是没有按下那种隐隐的担忧,不但将她对傅元白的态度告诉王漪,还一再与她强调,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傅元白并非良人就要告诉她和王蕴之夫妻,王家永远是她的靠山,任何时候,都会对她敞开大门。 王漪觉得谢灵泉想多了,不过,为了让谢灵泉放心,她答应谢灵泉,无论什么时候,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