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予,你怎么看?”
喝了太多茶水,蒋维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表示自己需要去更衣,看着他被下人引着出去,消失在视线之中的背影,黎洛明淡淡的问了一声。
“父亲是问蒋子庸其人吗?”
黎光问了一句,得到黎洛明点头后认真想了想:“儿子觉得此人不错,与儿子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并州宁州相邻,蒋维被任命为宁州太守的当天便有人将此事传给黎洛明,黎洛明也就比一直关注此事的王沄晚两三天知道朝堂之上发生的事。
知道路其昌被世家揭发并追责,熙元帝只能下令免其官职并派人前往并州缉拿;知道熙元帝和世家都想让自己人接任并州太守并为此在朝堂之上角力;知道毫无准备的熙元帝对上准备充足的世家步步败退,最后退而求其次,选了舒海举荐的姜维。
他知道的这一切,黎光也是知道的。
今日之前,蒋维给黎光的印象就是个善钻营,走了宦官的路子,运气不错,在熙元帝与世家的鹤蚌相争时捡了大便宜的庶族子弟。
蒋维不请自来,前来拜访的行为,也让黎光很是反感,觉得此人太过功利。
总之,未见其人之前,黎光对蒋维没有半点好印象,甚至有些看不起,这种情绪一直在见到蒋维时还有,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黎光非常中肯的评价:“蒋子庸学识渊博,显然是下了功夫苦读的,您问的问题大多都能答得上来,答不上来的也不见局促,大方请教。”
“总的来说,这人是真不错!”
“有见识,言之有物,不空谈;人聪明,脑子灵活,不懂的地方,只需要您稍微一点拨就能开窍;进退有度,不亢不卑,落落大方,虽出身庶族却不小家子气……他比儿子强。”
黎光的回答,黎洛明很满意,尤其满意的是黎光面对比他优秀出色的人既没有嫉妒,也没有故意贬低或者否定,而是坦然的承认对方更出色。
“看得出来,父亲对他也很欣赏。”黎光目光灼灼的看着黎洛明:“很少见父亲对一个初见之人如此和颜悦色,那么尽心指点。”
“难得见到如此优秀且又虚心请教的后辈,自然不能吝啬。”黎洛阳叹息一声:“庶族出身,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啊~”
“不容易是真,但……”黎光忍了一下,终究还是没忍住:“他真不该攀附内官,走舒海的路子,这件事必然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污点!”
黎洛明挑眉看着儿子,目光凉凉的。
黎光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心里发虚的讪笑:“父亲,儿子说错了吗?”
“孟予~”黎洛明的声音有点冷:“我且问你,如果蒋子庸没有走舒海的路子,你觉得他现在会怎样?会运气不错的得遇伯乐,顺利入仕还是一文不名的呆在建康的某个角落无人注意?”
黎光微微一滞,在他试图开口之前,黎洛明又淡淡的点了一下:“想想蒋维的年纪,想想路其昌做的那些事……孟予,庶族子弟想要出头不容易,士族子弟用一份力,唾手可得的东西,庶族子弟垫着脚尖也未必能够得着。”
“只要能出人头地,他们什么都愿意去试一试,攀附内官,走内官的路子……不丢人!”
黎光沉默了。
他知道蒋维的简单信息,知道他原籍庐州,二十六岁,为求入仕在建康呆了五六年,更多的暂时不得而知。
但黎洛明一直有照顾、提拔庶族出身的读书人,黎光认识、接触过不少为求入仕呆在建康的庶族子弟,知道他们几乎是身家性命在熬出头,知道在熬的不止是留在建康的他们,还有他们家乡的亲人。
建康居,大不易。
这些庶族子弟能在建康一呆就是年、七八年甚至更久,大多身后都有家族倾力支持。
这些人,最后能成功入仕的,十不足一。
但入仕只是另一个。
入仕后,能仕途顺畅的,十不足一,而一步一步往上,最后登上高位,官居二品的,一百个之中未必能有一个。
而这还是因为先帝及当今努力启用庶族才有的局面,更早以前,满朝文武尽为士族,庶族官员凤毛麟角。
不知道多少庶族子弟怀揣着梦想,满怀期望踏入建康,以为能凭借一身才华能耐踏上仕途,步步青云,既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又能济世救民,流芳百世。
而迎接他们的现实却是若无人举荐,他们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出不了头。
为获得被举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