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否则堂堂白毛阁大学士,就要流落街头成为流浪犬。
在东宫这边一片和谐的时候,尚书房内气氛却是紧张不已。
“不行,我不同意。”
朱瞻圭刚说攻打阿三国的计划,朱胖胖就站了起来摇头反对。
国家这边刚打完仗,他好不容易能松一口气,想着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每天看着孙子乐呵呵的过日子。
结果他这还没有享受日子呢,自己老子和自己儿子又谋划着要打别的国家,而且还是不远万里的去打两个很少听说的国家。
“皇上,国家好不容易打完仗安定下来,这又要动兵,百姓们真的扛不住了。”
没搭理要解释的朱瞻圭,朱胖胖转头看向老爷子,希望老爷子能打消这个计划。
老爷子看了看朱胖胖,抿着嘴沉默了一会儿,又看向了其他几位大员。
“你们怎么说!”
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卢鑫,作为脑门上都贴着太孙党标签的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朱瞻圭的计划。
“太孙殿下既然提出这个计划了,那就说明这两个国家有非打不可的理由,臣赞同出兵计划。”
老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了其他人。
一直用怨妇表情看着朱瞻圭夏原吉,伸了伸手询问朱瞻圭。
“殿下,臣能问问打这两个国家,是为了银子还是为了粮食!”
被其眼神看的,有些不自然的朱瞻圭,连忙解释道:“主要的是粮食,而且他们也非常富有的。”
夏原吉眼睛瞬间放出亮光,一拍大腿站起来大声道。
“打拼了命也要打,太孙殿下要是兵力不够了,我们户部的人拎刀上也行!”
朱瞻圭连忙摆手。
“用不着用不着,你们户部的人的手,还是留着拨算盘子吧,拎刀砍人的事情,咱们大明有用不完的人。”
一直在皱眉思索的三杨,见到夏原吉这个反应,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夏元吉跟他们提过的一件事。
他们依稀记得,朱瞻圭在去山东之前跟夏元吉做了个约定。
夏原吉给朱瞻圭准备一批粮食,朱瞻圭还他一个银山,和一个一年三熟的地方。
杨士奇起身走到地图边,看着印度的方向皱眉思索道:“如果要打这里的话,陆地上的兵力派过去非常艰难,咱们就需要从海上发动进攻。”
“可一旦从海上进攻了,那补几线就彻底的拉长了。”
“而且军队还在海外孤立无援,一旦后勤补给出了问题,那我们想救都救不了啊!”
“喂喂喂,杨学士,你先停一下!”
朱胖胖越听越不对劲,这怎么说着说着,都开始考虑开打以后的问题了。
咱们不是商量打不打的问题吗,什么时候话题往前进这么快了。
“杨学士,我们商量的是打不打的问题,不是开打以后的问题。”
杨士奇愣了一下,看了众人一眼才拍了拍额头,笑的摇头道。
“刚才臣想到原吉提到了一件事情,忽略了咱们要商量的事情了。”
“没事!”
老爷子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看着三杨问道。
“你们赞不赞同这次出兵?”
看着地图,杨士奇沉吟了一会儿,向朱瞻圭询问道。
“殿下打算以什么理由攻打这两个国家,而打这两个国家,又给我们大明能带来什么好处?”
“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像样的借口,拿下了他们,他们恐怕也不会服啊!更重要的是周边番邦属国,也会跟我们因此产生间隙!”
其他几人包括老爷子都纷纷点头,开始皱眉思索着用什么理由打这两个国家。
朱瞻圭无语的看着众人。
这是读书都读傻了吧。
华夏九州是礼仪之邦,为了自己的名声,互相攻伐的时候是需要理由。
可问题是对外要屁的理由。
两方国家语言都不同,攻打他国无非就为了利益和领土这两样东西。
理由这玩意儿随便找一个不就行了。
到时候在他们国家领土外面搞一场演习,然后找借口说丢失了一名士兵要进去检查。
他们要是敢放进去,那就不走了。
要是不敢放进去,那不就有了名正言顺讨伐的理由了吗?
还名不正言不顺。
我都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