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海军走路的时候,跟陆军有很大的区别。
常年在海上经历风暴的原因,海军他们走路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双手伸开保持身体平稳。
更重要的是,海军在站起来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抓住身边的物品,保持自己身体的稳定。
看着汉子又要习惯性的敬礼,朱瞻圭无奈的将其又拉坐了下来。
再次被拉着坐了下来,汉子有些拘谨道:“属下是神机营左骑兵军团的,当初跟你一起绕行千里打过马哈木!。”
朱瞻圭闻言眼中闪过了一丝回忆,想起了那两场艰苦的奔袭。
“现在家里过得怎么样?”
遇到了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朱瞻圭心情也格外的开心,询问了一下对方现在的生活。
“托太孙殿下的福,在打马哈木大营的时候属下受了伤,伤愈以后由于残疾无法战斗,就被安排在工匠营里担任巡卫,每天工作也不累,酬劳养活一家还有富余。”
听到自己当初一起作战的生死弟兄现在过的不错,朱瞻圭心中也放下心来。
对于这些为朝廷付出了生命和身体的老兵,朱瞻圭是十分照顾的。
他不希望这些为了朝廷流血的兄弟,又因为生活所迫默默流泪。
虽然每年朝廷养这些伤残和阵亡士兵家属,需要付出一大笔钱,但朱瞻圭从来没有心疼过,甚至兵部那边钱不够了,他还会贴钱出去。
人家把命都给你了,连这点钱都舍不得出,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卖命。
也正因为朝廷后续的对伤残士兵和阵亡家属的补偿,让前线的各部将士,对朝廷的归属感达到了最高。
别的不说,就说军心和士气方面。
以前如果军队缺了粮,只要消息传出去,绝对会军心大乱,甚至会有逃兵和崩盘的现象。
可如果现在士兵收到了这个消息,可能只会惊讶一下,然后该干嘛继续干嘛。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对朝廷有绝对的信心。
以前除了京师三大营,别的部队伤亡两成以上,就可能会士气全无,陷入崩盘的边缘。
可现在很多部队的将领都讲,以现在士兵对朝廷的认可和军心士气,伤亡达到4成他们依旧还有一战之力。
军心和士气的提升也表现在了战力上。
普通明军现在的战斗力,要比没改革之前提升了好几成。
如此大的提升和表现,也让那些觉得补偿太多的官员们闭了嘴。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一边交谈着往事,一边等待着典礼的开始。
当时间到达巳时,县学第1届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所有学生身着校服,在本班先生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列走进了操场。
学生队列,除了一年级之外,往上的年级,排列的都非常整齐。
新学可不同于后世的学校,负责体能的老师可不会经常生病,新学的所有学生,都是文武并学优秀人才。
他们上午的时候学习文化课,下午的时候将有专业的军官,教导他们战场搏杀之术,以及军队队列执法。
说他们是学生,其实更像是大明的童子军,而且是经严格训练的童子军。
朱瞻圭曾经说过,这些孩子都是当军官培养的。
等将来毕业以后,能力突出的能担任中层指挥军官,而那些能力一般的,指挥百人部队都没有任何问题。
看着排队走出来的孩子,朱瞻圭有些期待将来等他们大学毕业了,投入到大明各个部门,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孩子们的出现,让家长们都非常激动,他们一个个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冲着自家孩子挥手。
而那些一年级的家长,则是指责在队伍中东张西望,不好好走路的孩子大声的提醒着。
“你个混崽子从哪看,好好的跟着先生走,再给我做小动作,我回去捶死你。”
“孙子,爷爷在这呢,好好的跟好先生,别乱跑。你奶奶已经在家里,给你准备好好吃的了,等待会儿放学回去了就可以吃了。”
现场一片嘈杂。
当学生队伍走到操场中,一名身穿文士服,手拿着一个传声大喇叭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各位学生家长,各位同学,各位先生,金陵县学第1届毕业典礼即将开始,请各位保持安静。”
在座位上正看着自家孩子,或者是冲着孩子打招呼的家长们,闻言连忙保持安静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