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延续下去,千年帝国将不会是梦想。
再有了这三块生产粮食的地方,大明以后也不会再缺吃的了。
不缺吃的,军事力量强大,人口基数庞大,尼玛,这只要后面的帝王稍微有点野心,这个世界将会永远笼罩在大明的日月旗帜下。
孙子口中所说的日不落帝国,也将会成为现实,不再是梦想。
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己爷孙三代定下的根基,老爷子心中的热血一阵膨胀。
始皇帝又如何,统于九州确实功劳巨大,可跟占领整个世界相比,这只能算是一般般而已。
如果将来的大明真的能做到这一切,成为这个世界的控制者。
那作为制定下这一切的第一代帝王,他朱棣将会超越始皇帝,超过那个他一辈子阴影的老爹,成为炎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帝王,甚至直追三皇五帝,成为那补全天地命数的第9位帝王。
“好,就按这个计划办。”
想着心中美好的幻想,老爷子狠狠的一锤方向把,同意了朱瞻圭的计划。
可兴奋过后,老爷子又有些发愁。
“小崽子啊,北方虽好,可那里实在太冷了,再加上远离故土,恐怕大明的老百姓不愿意去了。”
听到老爷子发愁的事情,朱瞻圭嘴角露出了笑容,凑到老爷子耳边小声道:“蓬莱那边还有无数肮脏的奴隶,与其让他们在本土上闹事,或者是死于天灾人祸当中,还不如让他们发挥余热,去北方给咱们种土豆挖矿修铁路。”
越讲朱瞻圭眼神越兴奋,这帮小窝挂们可是挖土豆的好手,与其让他们在本土闲着无聊,乱想闹出事情,还不如让他们跟后世子孙一样,去北俱芦洲挖土豆。
唉,早知道那些战俘不杀了,10多万壮劳力啊,这够修多长的铁路了,够挖多少的土豆了。
想到心中的计划,朱瞻圭有些后悔当初杀的太猛了。
古怪的看了一眼大孙子,老爷子心中有些想不明白,自家小崽子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怎么对这些小倭瓜的怨念这么大。
虽然有些好奇,但自家孙子说的也不无道理。
与其让那些小倭瓜们,在蓬莱那里,每天无所事事乱想闹出事情造成领土动荡,还不如把他们送到北俱芦洲,修铁路,种土豆,挖矿,为大明的强大添砖加瓦。
反正也是蛮夷之人,而且个子那么矮,肯定品种不好,死了就死了。
想到此,老爷子心绪渐渐的放开。
在他的想法中不单单是小窝瓜,还有交趾那边最近闹起义的人,和西域那边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以及阿三那些奴隶们,都可以送到北俱芦洲挖土豆啊。
这些人有精力闹起义,想必精力肯定很充足,与其浪费在跟朝廷在闹别扭上,还不如用在正途上。
这样一来,几方共同付出,弄出几百来万奴隶是没问题的。
不管北俱芦洲修的铁道有多长,老爷子坚定的相信,那几百万奴隶,为了大明帝国的强大,完成这个使命还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的时间,朱瞻圭一边和老爷子商量着对未来的计划,一边带着由三崩子和马匹组成的远征军,跟着前方探子传来的消息,就掉在草原蛮子的后面跟着。
这一走就是将近一个月,朱瞻圭一行人从北海(贝加尔湖)出发,横跨整个漠北,跟着草原蛮子,直接冲到了金帐汉国的区域萨赖。
这一路上为了赶时间,老爷子不止一次地冲到草原蛮子的队伍中,用重机枪扫射,催促他们加快速度。
反正就是不杀他们,就是一个字,玩。
后勤方面老爷子也不担心,只要有朱瞻圭的存在,身上有足够的钱,这只五六千人的远征军是不缺口粮的,甚至吃的比在大明还要舒服。
朱瞻圭也没有催促老爷子快点消灭蛮子,回去给老爹让位。
他心中明白,老爷子这么做,无非是想在他在位的时候,争一个第一而已。
老爷子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作为一个造反的贼,他一直觉得这是他致命的污点,所以他努力的发展大明,想用天大的功劳,抵消自己的污点,让后世的子孙不再揪着这一点不放。
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疏通国内运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
可对于心高气傲的老爷子而言,他觉得这一切还不够,他想要更多的功绩,让后世子孙忽视掉他那一点污点。
所以在朱瞻圭刚提出征服阿三的提议时,老爷子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