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我的儿啊,老天爷啊,还我儿子的命来啊,我愿意用我的命抵啊,儿啊,儿啊——” “阿娘,呜呜呜呜呜,阿娘,你别死啊,我害怕。。。” “啊啊啊啊——天杀的盛国,夫君,夫君你醒醒啊!” “苍天啊——,为什么死的是我的孩子,为什么!” 。。。。。。。 镇北王听见那些哀嚎声,顿时沉默下去。 虽然他已经尽早赶来,可还是来晚了。 边洲民风彪悍,盛国潜入被发现后引起了百姓的剧烈反抗,家家户户拿着刀就冲上去,不论男女老少悍不畏死,这才击退了训练有素的盛国士兵。 可他们牺牲也是巨大的,肉眼可见的满目疮痍,遍地鲜血残肢,许多人看着死去的亲人痛哭,对盛国更是恨之入骨。 “王爷,京中发来密报。” 镇北王看了密信就烧掉,他让没受伤的将士们辅助百姓们收拾家园,又组织人在城中设立了许多施粥点,力保每个百姓都有东西不饿肚子。 他带着人四处视察,安抚民众。越看越怒不可遏,若不是那太守是个草包,边洲怎会差点沦陷,百姓又何至于此! 镇北王让人提了太守上来,太守神色惶恐,他没守住边洲,便已知自己是死罪。 “边洲差点失守,玩忽职守的后果你可知?” 太守忙不迭的磕头:“王爷,臣,臣真的不是故意的,还请王爷高抬贵手,在陛下面前替臣说点好话,臣,臣愿意将所有财宝都献给您。” 镇北王面无表情:“哦?你能有多少银子?说来本王听听,若是能打动本王,饶你一次也不是不行。” 太守低声说了府中几处,镇北王差人去看。 没曾想竟然找到了一座金山,镇北王大怒。搜过民脂民膏,还如此之多,这太守夷三族真是活该! “本王说话算话,放你一次,来人押下去。” 旁边的几个将军不敢多话,他们已经听出来了。王爷只饶他一次,可没说要饶他第二次,估计明日便是他的死期! “来人,磨墨。” 镇北王将边洲的情形写成一封密信让人捎回去,还特意点名了太守一家贪污了多少,与百姓财产损失极大,被盛国劫掠不少,缺衣少粮需要救助。 北帝收到镇北王纸条时勃然大怒,他几乎能想到被劫掠后的百姓是什么样子。 早朝时,北帝说了边洲劫掠一事,问众卿有何看法。 在补贴百姓银子时,朝臣们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户部尚书据理力争一户十两,另一波朝臣却认为一人十两合适,双方依据这个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直到几个武将差点动手打人,这场闹剧才停歇下来。 “镇北王信中说,是那些百姓发现了潜入的盛国士兵,也是他们率先反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将那些盛国人打出了边洲,臣认为,每人十两已经很少了,毕竟换不回他们的亲朋好友。” 户部尚书却不这么认为:“边洲半城百姓那得多少人?现下又正值打仗,若是都贴补了百姓,那粮草怎么办?” 北帝心中有了计较:“那便一户十两,等战争结束后,再行弥补。” 回去北帝就给镇北王传信,太守与其三族抄家来的银子,受难百姓一人十两,若有剩余,便做军费。 三日后,太子紧赶慢赶的带着粮草赶到边洲,他将队伍分成两队,他带着不重要的衣物走在前面,粮草药物则让人带着先行一步。 一路上遇见了几次刺杀,好在他带了足够多暗卫,毫发无损的到达了边洲。 路上他也收到边洲失守的消息,没几日又收到边洲收复的消息。对于边洲的情况他早已做好准备,可真到了边洲,看到空了的半座城,还是惊住了。 “这怎么空了半座城?盛国竟杀了我大启如此多的百姓!!!” 镇北王拍拍太子:“是啊,本王派人去统计活着的百姓,没想到十不存一,还有许多是孩子,盛国那些畜生,连孩子都没放过!” 太子拳头紧握,脸色极度难看。这都是他大启的子民,他作为一国储君,何其难过。 “父王可说了如何安置这些百姓?” 镇北王说了一人十两的事,太子只觉得太少。 “皇叔先清点人数,本宫再给父王传信说说。” 几日后,清点出来受难的平民百姓只有一万多活人。要知道,之前那里可活着二十多万人。 这个人数一出来,太子脸色铁青:‘二十人才活了一人,若不是军队来的及时,这些百姓都被杀完了。” 太守和其三族的金银财宝清点出来,却高达百万。 镇北王拍板,一人二十两,剩下的五十万两运回京城,留二十万做军费,剩余的十几万回头犒赏三军。 太子也赞同了这个决定:“皇叔,你再留十万两吧,我带四十万回去便是,世子妃的嫁妆可得补上。” 这也是打仗的惯例,打仗所得军队会留下一半,剩余的送回京。 太子调侃了一句,镇北王也想到这一茬,不过他并没有留下这十万两,而是选择给北帝写了一封信。 信中赞赏了陆棠音一番,又明示北帝要给陆棠音赏赐。便是那五十万两银子,也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