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亨写来的信,李倓不由得觉得好笑。 他对封常清说道:“封二,你觉得本王应该去迎接圣人和太子么?” “大王应该去迎接。” “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现在叛军仍然势大,河北、中原之地动荡不安,长安内部绝不能出现多方分歧,需要快速统一一个声音。” 封常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的情况。 李倓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 封常清这个人,长得比普通人还要丑一些,他出身也不好,比一般人往上爬更难,可却能得到不可一世的高仙芝的赏识。 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高仙芝一开始看不上他。 封常清死皮赖脸地要跟着高仙芝,并且很快展露出自己不同寻常之处。 李倓明知故问道:“这与本王是否亲自去迎接圣人和太子有何关系?” “圣人威信虽然受损,但毕竟是圣人,太子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戴,如今大王有精锐十数万,确实有了说话的分量,但如果轻视他们,长安内部就会快速出现不同的斗争。” 见李倓还在疑惑,封常清说道:“例如长安的粮食,哪怕大王从扶风走,也需要京畿的官员协助调运,这方面圣人还是说得算的。” “还有,大王若是想做些其他的事,必不能损了太子的威严。” 封常清并没有让李倓越过太子,直接登基。 这不合规矩。 不合规矩的事,李倓可以做,毕竟他现在有十几万大军听从号令,潼关又在他手里。 可是这种不合规矩的事,地方上的官员却未必会认。 地方上的官员不认,就导致原本法理正统的长安,也开始动摇。 长安的正统一旦动摇,就给了人们去叛军阵营的理由。 所以这个世界上,无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为所欲为的。 强悍如开创开元盛世的唐明皇,为所欲为之后,造成了什么局面呢? 社会和国家的运转,有一套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智者要去思考它,去遵从它,然后利用它,完成富国安邦的目标。 而不是一味地去热血上头。 “你留守长安,去京营巡视,将国库的钱帛快速分发下去,然后以你在安西练兵的手段,整顿京营。” “得令!” 封常清向来以军纪严明着称,有他在,李倓安全放心。 五月初一一大早,李倓收拾一番,便带着人出了长安城。 上午的时候,长安街头又开始流传起来:建宁郡王带着重伤去迎接圣人和太子回京。 于是有人阴阳怪气地说着:“圣人弃臣民于不顾,现在又还要建宁郡王……哦不,是天策上将,去亲自迎接,更何况天策上将还受了重伤,唉……” “我们只是心疼天策上将。” “又要在潼关抵御叛军,又还要身负重伤回长安整顿混乱,现在还要亲自去迎接圣人和太子。” 中午的时候,炎炎夏日中,李倓抵达咸阳。 消息快速传到李隆基那里,而且是让李隆基愤怒的是,杨慎矜亲自进城陛见,出现在李隆基面前。 看到杨慎矜,李隆基立刻就猜到是李倓把他放出来的。 可李隆基却不敢当场翻脸。 因为翻脸没用,军队现在大部分听李倓的。 他不想把自己最后仅存的威严丢掉,只能对着杨慎矜淡淡说道:“让建宁郡王来见朕。” “建宁郡王在潼关之战身负重伤,又连夜奔波回长安,已经是疲劳至极,如今得知圣人抵达咸阳,第一时间亲自前来迎接,请圣人还是收拾一番,銮驾回京。” 李隆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中怒火熊熊燃烧,但他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敢多说,只是叹了口气,说道:“朕这就去准备。” 整顿队伍的命令传下去,李隆基站在咸阳城头,看着前面那片甲胄鲜明的军队,隐约能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身影。 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 老人孤独和无助的情绪,是年轻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就像当年的他,也是一样的意气风发,心怀天下,想要开创功越太宗的盛世。 如今,华发丛生,垂垂老矣,才感受到,这天地间,人是那么的渺小。 不知不觉,已是老泪纵横。 “阿耶,走吧,回家了。”李亨在身后说道。 李隆基和李亨来到咸阳城外,李倓骑马过来,翻身下马,做叉手礼:“臣参见圣人,见过太子殿下!” “哎呀,建宁回来了,朕听到这个消息,喜不自禁啊!”李隆基脸上带着笑容,仿佛一个亲切的老爷爷。 但他用的词却是朕。 这个细节,李倓是捕捉到了的。 李隆基在心情好的非正式场合,与皇族子弟聊天,很少用朕这个字。 李倓不相信他是无心之举。 “听闻安禄山起兵造反,臣悲愤不已,未请示陛下,便擅自率兵北上,抵达潼关,还请陛下降罪!” 李隆基顿了一下,有那么一刻,降罪的话还真就到嘴边了,他很想愤怒地咆哮出来。 因为他感觉自己被这个家伙给耍了。 什么他妈的叫潼关失守? 现在看来,潼关就没有失守! 都是有人故意散步谣言,故意不点平安火,估计利用战乱的恐慌,煽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