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王衍爵不去族兄家里的时候,就到舜华家蹭饭,连袁家的厨子,都知道他的喜好了,每餐总要做两样他喜欢吃的菜。 秉哲到底找了一个时间,板着脸问他:“王兄,你准备如何对待我阿姐?” 意思是,你跟着我阿姐到处跑,以后,我阿姐怎么嫁人呢?你要负责的。 王衍爵一脸严肃地说:“我是准备娶你们阿姐的,但她没有答应我,你们要是同意,我明日就来提亲。” 秉哲:……他也做不了阿姐的主啊。 王衍爵问他:“你阿姐为何不答应我,你兄弟知不知道?” 秉哲摇头,眼前这个王公子,比刘师兄英俊,出身世家,虽然明面上的官职,没有刘师兄好听,但是,皇帝给他的官职,朝堂上谁能比得了。 南洋经略啊,一省封疆也比不了。 最主要的是,他爱护阿姐,他们一起做生意的时候,阿姐也很开心啊,为什么要拒绝他呢。 秉哲把自己的疑惑,对秉辰讲了,秉辰稍一思索,就想明白了,他说:“因为秉望他们还没有长大嘛。” 这天,晚饭后,秉辰把王衍爵请到他的书房,跟王衍爵谈了一次话。 王衍爵很不习惯跟袁家两兄弟谈话,在他眼里,他们都是小孩子,跟小孩子谈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有点别扭。 秉辰温文尔雅,连说话也轻言细语,笑咪咪的,就是一个邻家乖乖仔,他说:“时光过得真快啊,想想刚认识王公子的时候,我还只有九岁,一眨眼,我都十七岁了。” 王衍爵刀眉扬起,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也不眨地望向秉辰:“士衡是说,本公子老了?” 配不上你家阿姐了? 秉辰吓得双手乱摇:“不是不是,小弟是想说,这一路走来,王公子对我们家,对我阿姐,帮助良多。 我阿姐,她其实很辛苦,她不讲,我们兄弟都知道。” 秉辰说着说着,几乎掉下泪来:“虽然我们兄弟踏入了官场,阿姐仍然没有少操心,不瞒王公子,这个皇家科学院,就是阿姐为我一手操办起来的…… 阿姐她,还不放心我们,所以,不敢答应王公子,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看到了王公子您,对我们家的帮助,对阿姐的好。 我只是想说,王公子要是真喜欢我阿姐,请给她一点时间,我阿姐……她值得您等待……” 秉辰本来就是个内向的人,今日能讲出这些话,不知道鼓了多大的勇气。 舜华有这样的弟弟,也不枉她辛苦奔波,挣钱养家了。 王衍爵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至少,秉哲和秉辰两兄弟,是认可他的,他离舜华,又近了一步。 “放心,本公子等得起。”他说。 舜华不知道秉哲兄弟与王衍爵的谈话,她在皇家印书馆里,翻看《九洲异闻录》的样书。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印书馆已经铸好一套铜活字,现在印书,比雕版时代,快多了,唯一遗憾的是,油墨还赶不上后世。 管事吴榕站在长条案前,也拿着一册样书,舜华每指出一处,他就用笔标记出来,等回头改正。 足足用了一天,才校正完整本书,把舜华累得,脖子都酸了,才最后定稿。 “袁小姐,这第一版,印多少册?”吴榕问。 “先印五千册,价格,定为五百文一本。”舜华说,“印版保留一个月,一个月后,没有翻印,就撤版。” 没几天,一本印刷精美的《九洲异闻录》出现在各大书店里,价格只有普通书籍的三成,一般的读书人,都买得起。 要知道,市面上印刷粗糙的市井小说,也要一两以上的银子,所以,这本书一出来,单是价格,就打败了其他同类小说。 没两天,这本书就卖疯了,各大书店相继断货,皇家印书馆外面的巷子里,排起了长长的等货的队伍。 印刷车间里,连夜赶印,连刻雕板的师傅,也拉来做了装订工。 吴榕已经熬了两个通宵,双眼充满血丝,人却异常亢奋,在车间里跑来跑去地为工人们打气:“大家努力干,加班计双倍工资啊,加上白天的工资,干一天,等于过去干三天啊。” 袁小姐还说排好的印版,保留一个月,哪用得了,第三天,就开始加印了。 一时间,真如舜华说的那样,洛阳纸贵。 读书人在书斋里,在茶馆酒肆里,谈论着《九洲异闻录》,因为里面,大多讲的是西方国家的事,有好事者,拿着这书,去找利玛窦求证,书中讲的这些国家和物产,是不是真的有? 利玛窦拿着这书,也惊得说不出话来,大明民间,居然有人,比他还了解西方各个国家的现状,没听说有大明人去到西方游历啊。 然后,他又被请到了乾清宫,万历皇帝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利先生,这书上讲的,是不是真的?”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要诚实的告诉您,这书上写的,有七成是真的,至少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现状,跟书上写的,是一样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