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打不到我。略略略。”
李承乾在前面跑着头也不回的出去,李世民在后面追的大喘着出气,嘴里还不断地骂着:
“这小兔崽子亏得跑得快,不然朕真揍他。”
王德在一旁也不敢说话,陛下太子两个父慈子孝他这个做奴才的就不要掺和进去,免得殃及池鱼。
“王德,你去宣旨,让那个臭小子在东宫好好的读书静静心性。还有就是将世家女的画册都送过去。”
“遵旨。”
李世民这个着急啊,像李承乾这么大的时候自己都与观音婢定下了亲事。
这个臭小子的婚事还没有一点的音信,怎么能不让李世民着急。
李世民着急也没有用,李承乾现在还不想这么早的步入娶妻。
李世民惆怅完李承乾这臭小子的婚事,又在想科举制怎么能让朝臣信服。科举制也不一定是给寒门子弟一些选择,更是给世家当中一些的庶子提供一个出路,不用被嫡子压在脚底下。
李世民几乎是一夜没有睡,在桌面上写写画画终归拿下了一个章程。
第二日的大殿上,李世民在朝臣上奏完成冷不丁的说了一句:“诸位看重开科举制怎么样?”
事。
房玄龄先站了出来询问道:“陛下,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
其余的大臣在心里不由的暗暗佩服房玄龄勇,能在大殿上质问陛下。这是觉得自己买棺材买早了,想要提前下去陪杜大人了。
“大唐的领土日益扩大,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大唐官员的需求。朕想着以科举取仕,一个以四书五经为主另一个以明经取仕为主。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不知陛下能否详细的说一说。”
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明经取仕没有诗赋难但也不失为做官的一条路径。
李世民坐在上首抱着手,一字一句的说道:“大唐如今经济强盛但地方上的官员不能与之进步。朕想让天下有志之士全部都能为朝廷办事。所以想要开举科举。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
“臣等并无异议。不知道陛下想要谁作为这一届的主考官?”房玄龄知道陛下心中已经打算好了,不管朝臣是不是同意科举取仕,这个召令都会发下去倒不如现在给自己争取一下利益。
李承乾听到房玄龄这话,瞬间就明白这个老狐狸想的是什么。无外乎就是想做这一任的主考官,恢复科举朝廷定然比以往的制度要送些。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当这一任的主考官。参加过这一任的科举,都会任房玄龄为老师。不得不说,房玄龄这个如意算盘打的响。
李承乾自然也不会让房玄龄得逞,站起身给李世民说道:“不如陛下做这主考官,让他们做一做天子门生。”
李世民听到这话不由的点了点头,自己的想法还是自己儿子清楚。要这么多学生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太子都说这话了,在上杆子要主考官的位置,有些不识抬举,房玄龄只能勉强的说道:“太子说的有理。”
“儿臣也请陛下做考生的主考官。”
李世民见自己的大臣这么识时务,满意的点了点头:“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在明年三月之事开科举。”
<center></center>
大臣们纷纷应下吏部的官员,也不由所以地去询问着长孙无忌。能看看,能从长孙无忌的口中套出点什么来?
下了朝的众人纷纷围到长孙无忌的身边,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着:“长孙大人,你看陛下现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怎么突然想要重新用科举制?”
“长孙大人,这…”
朝廷官员你一言我一语,让长孙无忌不由的心烦这件事情,李世民压根没有跟其他人说过。长孙无忌,怎么可能知道?
长孙无忌说道:“各位大人,各位大人。陛下自然是有他的意思,咱们作为臣子的就不要胡乱的揣摩圣意。”
“哦,对对对。多谢长孙大人。”
“多谢。”
长孙无忌专门的将揣摩两个字说的十分清楚。其余的大臣听到长孙无忌的这个话也不争强了,如果他们在听不懂长孙无忌
揣摩帝意这是说好听了的,如果让人将这个揣测放大了那一些事情就惹祸上身了。""总归他们头上还有长孙无忌顶着呢。
反正开科举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问这么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