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点着桌子道:“太子,你说的对,朕不能再一次又一次的容忍高昌国的作为,让他们慢慢的养大了野心。”
“就是,阿耶你就是太给他们脸面了,上一次他们国主说自己生病不来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点教训尝尝。”
李世民轻微地叹了一口气:“承乾你还是太过急躁,如果我们贸然发兵不说没有合适的出兵理由,也会被认为我们是侵略他国国土。”
李承乾就像听到什么笑话似的说道:“高昌国本就是我大唐的附属国,身为藩臣不免谏君王,还伪装成流口截杀大唐士兵。这是蕃臣的作为吗?”
“儿子看他们就是狼子野心喂不熟的狼。”
李承乾说的这些,李世民没有反驳。
高昌国确实是需要一些教训,大唐现在兵强马壮,国力强盛,一个小小的高昌国,李世民还不放在眼里。随时都可以发兵,灭了这个高昌。但出兵之后就算灭了高昌国,也不会对大唐的经济有什么增进。
是不是出兵?李世民都是需要考虑的。
李承乾看出李世民心中的纠结,于是出言道:“阿耶,灭高昌国是必然的存在。一点是他伪装流寇劫杀我大唐将士,如果我们不拿出些做派不仅会增长了高昌国的气焰,也会让大唐的将士寒心。”
“其二点便是高昌位于大唐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这两点不论是哪一点,都是需要灭高昌,将高昌的国土收入,大唐的板块之下。”
被李承乾这么一说,李世民也瞬间想明白。不仅仅是因为高昌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如果他这个皇帝,如果不给自己的将士们出头,寒心的会是驻守边塞的将士。
一个失了军心的皇帝边疆,如何能保得住?
为了将士们的忠心这一场仗也是必打不可。
“承乾,你觉得该怎么是好?”李世民略带考教的问道。
李承乾现在已经大婚日后更能名正言顺的帮助李世民处理朝政。李承乾是两代帝王培养的继承人,更是大唐下一任的皇帝。
李世民不想等到他撒手人寰的时候,李承乾才会慢慢的摸索帝王之道。而是现在将自己会的融合成事实教授李承乾。
免得到时候李承乾成了灯下黑。
李承乾:“儿臣以为大唐应先礼后兵,显示痛吃高昌国的所作所为之后再发兵。”
“如果他们认错呢?”
“认错也发兵。”
李世民听到这话,差点没有笑出来。他这个儿子呦,给高昌国发国书,就是让他们提前焦虑。李承乾跟着一群君子,怎么就学出来一个无赖的样子?
但这个方法李世民喜欢。高昌国以为他们距离大唐数万里之远,大唐不会找他们的麻烦。但是他们也不想一想都欺负到大唐的头上来了,还想高枕无忧。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承乾你觉得哪一位带兵比较好?”
李承乾:“侯君集”
李世民倒是有些意外,李承乾会推荐侯君集。要知道侯君集的风评并不怎么好。无菌级是一把好用的刀,但这把刀并没有刀柄。极其容易伤着自己,李世民有这个自信,能够掌控这把刀。但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驾驭得住。
<center></center>
“说说你怎么想的。”李世民道。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世民发现她并没有动怒的迹象,暗自松了一口气:“侯君集是跟着阿耶从玄武门之变过来的,这两年侯君集的评价不怎么好可阿耶并没有抓住他确切的把柄。”
李承乾没有说完的话,李世民也明白自己儿子是什么意思。
如果侯君集并没有犯罪的心思,自然在战场上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之举。但如果在战场上有了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李世民便会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将侯君集处置。
另外一点就是侯君集的带兵能力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大唐之中,除了李靖李绩之外李世民还是比较倚重侯君集的。
“这件事情朕会考虑,派遣将士出兵命日朕会在大殿上公布。”
“阿耶圣明。”
李世民:“别油嘴滑舌的。朕不吃你那一套,你今天晚上好好的想一想。免得明日又有人不长眼。”
李承乾:“儿臣遵旨。”
太子说的对,高昌国地理位置特殊无论是什么情况,高昌国的国土必须归入大唐的版图之下。
第二天清早,李世民在大殿上便极力地痛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