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旗帜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战后初期混乱的年代中一直彷徨不定、生活没有
保障的下层中产阶级,鼓舞着他们朝着一个新的方向采取行动。他们开始在它的旗帜底下聚
集起来了。
希特勒就是这样其他的机智狡猾和反动宣传鼓动才能。为纳粹党而奋斗。他想为日后篡
党夺权铺平道路。可是,一到大权在握时,他立刻让他的〃同志〃尝到了冷酷无情和奸诈狡猾
手段的滋味。
1921年夏天,希特勒作为纳粹党领导人来到柏林。
从此,〃元首〃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出场了。
希特勒开始改组纳粹党。
施端纳克勃劳酒店后面的酒室,阴暗狭小,希特勒认为是一个停尸间,而不是一个办公
室。他放弃了它,另外在科尼利斯街的一家酒店里设立了新的办公室。这里地方比较宽敞,
光线还明亮。办公室里先赊购了一架打字机,后来又逐步添置了保险柜、文件柜、家俱,安
装了电话,起请了专职秘书。
金钱也渐渐有了来源。
1920年12月,纳粹党买下了一家负债累累的亏本报纸,名叫《人民观察家报》。
这是一张每周出版两次的反犹小报。收买这家报纸的六万马克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希特勒
严守秘密,但是据说,这是靠埃卡特和罗姆劝诱里特·冯·埃普少将筹集来的。埃普少将在
国防军中是罗姆的指挥官,本人也是纳粹党员。这金钱很可能来自军方的秘密经费。
1923年初,《人民观察家报》改为日刊。这样,希特勒就有了所有德国政党所必备
的条件——一家报纸来宣传党的主张。
这个时期,希特勒网罗了一批铁杆党徒,他们是鲁道夫·赫斯、阿尔弗雷德·罗森堡、
赫尔曼·戈林及尤利与斯、施特莱彻。
鲁道夫·赫斯是在1920年加入纳粹党的。他是一个居住在埃及的德国批发商的儿
子,14岁以前是在埃及度过的,14岁后回来因兰上学。战争期间,他一度同希特勒一起
在李斯特团服役。虽然当时并不相识。两次受伤后,他当上了飞行员。
战后,他在慕尼黑大学学经济,但大部分时间似乎在散发反犹小册子,和同巴伐利亚当
时极为猖獗的各色各样武装团体殴斗。
1919年5月1日,慕尼黑苏维埃政权被推翻的时候,他正处在枪火密集的地方,腿
部负了伤。一年后在一个傍晚,他去听希特勒演讲,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参加了纳粹党。不
久,他成为希特勒的亲密朋友、忠实信徒和私人秘书。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常常被称为纳粹党的〃思想领袖〃。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1893
年生于爱沙尼亚的塔林,后在莫斯科大学学建筑,十月里命后来到慕尼黑,通过狄特里
希·埃卡特的介绍认识了希特勒。
1919年底,罗森堡参加了纳粹党。
对于罗森堡的学识,希特勒特别佩服。1923年底,派他担任了《人民观察家报》的
主编,在以后许多年内,希特勒继续吹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