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速战速胜的梦想。此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浪潮日益高涨,中国战场无疑被卷入第二
次世界大战总格局之中,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战场。自武汉会战以后,中国抗
击法西斯的战争从防御阶段过渡到相持阶段。为最后夺取胜利奠定了基础。
1937年11月6日,日、德、意法西斯签订了《日本、意大利和德国议定书》。三
国轴心侵略集团正式形成。1938年初,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大肆侵略扩张。此刻,日本正
加紧对中国侵略。德、日两国政府都在积极活动,希望签订三国军事同盟。日本军事当局为
了向德国表明反苏之决心,蓄意制造军事挑衅。张鼓峰事件就是由日本人一手制造的,日军
参谋本部对这次武装挑衅扬言说:“要不了多久,大日本皇军就可以狠狠地教训'老毛子'一
顿。”
张鼓峰并非是人,而是临近中苏边界,在图们江口上游20多英里的东岸地名。还有一
个叫沙草峰,此乃张鼓峰北方2英里多的一个隆AE?的山峰,其高度略低于张鼓峰。这里
所说的张鼓峰事件就是日、苏双方军队围绕这两个山峰,反复进行战斗的地方。
7月30日,日军派出一部兵力抢占张鼓峰;次日,又派一部兵力抢占沙草峰,进行武
装挑衅。这次行动日方共派出日军万余人,大炮37门。一贯自认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
谁知同强大的苏联红军一交火,就被打得一败涂地。苏联红军对来犯日军作了充分准备,共
派出20000余人的兵力,大炮百余门,坦克200多辆。苏军以优势兵力把日军第19
师团数万人马包围在两座山峰,使日军断绝一切供给。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纵观全局认为
对苏联威胁最大的不是来自东方的日本法西斯,而是西方的德国法西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
的两面同时作战,苏军以自卫原则对待日军。因为当时,德国法西斯在英、美、法的〃绥靖〃
政策下,气焰十分嚣张。苏联方面主动提出停战言和,日军主要目的是侵华,也不敢扩大事
端。苏联将日军第19师团放回,〃张鼓峰事件〃就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失败而告终。
“张鼓峰事件〃后,日本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对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攻击对象问
题发生意见分歧。
7月,经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和藏相五相会议讨论决定:同德国签订反苏军事同
盟;同意大利签订攻击英国协定。陆军将领则主张接受德国主张。签订包括对付苏、美、
英、法在内的三国军事同盟。1939年平沼骐一郎组阁,继续谋求统一意见。
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军事当局,希望早日签订同盟协定,
借以增加反苏资本。为了进一步推动军事同盟的签订,为了报复〃张鼓峰事件〃的一箭之仇,
以及对苏联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行武力恫吓。日本于1939年5月,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