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但那必然是一个远离了危险地带的地方。
甚至,他们也没能去想,这次洪灾过后,房子没了、存折没了,他们往后的生活将要面对怎样的艰难,他们能想到的是,活着,就是他们最大的幸运了。
辛玉衍的飞行速度极快,当她去到最后一个灾地,看着那救起了最后的受难者的叶子飞离的时候,她这才终于得到了那些被她分别派遣出去的老古董们的消息——
各江岸堤坝驻地,除早前牺牲的军人以外,其余能坚持到他们抵达的,皆已营救成功。
而她这边,同样如此。除了少数一些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挣扎的、没能等到她抵达的人之外,几乎无人身亡。她这边和老古董们那边的死亡人数加起来,绝不过千。
在遇上了这样打的洪灾以后,还能像这样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全身而退,这在从前,是全然不可能的。哪怕魏正国在做下决断、请出辛玉衍的时候,光是一个辛玉衍、同及她的那十位弟子,轻轻松松地跑上这么一趟,便比他之前半年有余的挣扎要强得多。
然而此时,辛玉衍只是握着手里老古董们用来传递消息的纸鹤,轻轻点了点头,留了一句让老古董们放着那些难民到安全地带便自行回到宗门的消息以后,便放了纸鹤离开。
那一天,辛玉衍在洪水咆哮、肆意虐过山林平地的难地呆了很久。等她回到宗门的时候,已至第二天雾隐朦胧的天明,离老古董们抵达宗门的时间已经相隔很远。
那一整个晚上,很多人都不曾入睡。那些时刻关注着这一场国难的政治家和国民们,以及刚刚死里逃生,正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难民们……
很多人都知道,在救了人以后,辛玉衍并没有立刻撤离难地,而是选择滞留了下来。对于问到了辛玉衍的军人和难民们,老古董们就是这样解释的。
可是,辛玉衍为什么要留下去呢?
在纸鹤里,辛玉衍并没有说明,老古董们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情况,自然也不可能同那些军人和难民们透露更多。
于是,那些牢牢记着辛玉衍是怎样从阴暗的穹庐上淋着雨拾云而下的人们,忽然想起,在他们的记忆里,辛玉衍用叶子做成的飞舟,多到他们早已数不清。那么,是不是她消耗的能量太多,导致她出了身什么意外?
那些被救了的人始终心安不下来。
没有人知道辛玉衍在那段时间里到底做了什么。等到第二天,天彻底大亮了,人们走到了屋子外,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原本半点没有要变小或者停下之势的暴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知不觉的,忽然就停了下来。
是因为辛宗主吗?
不管是那些受过了灾难的人,还是原本就关注着这一场灾难的政治家和其他国民们,都不约而同的在心里闪过了同样的想法。
国家气象总局检测的天气,很少有出错的时候的。更何提是把现在这六月份难得的艳阳天,给错报成那样能够掀起洪灾的大暴雨了。
除了滞留在灾地的辛玉衍外,人们想不到别的理由。
*
沸沸扬扬了半年的华夏洪灾预言,早在暴雨连绵不断地下了三天、咆哮的江水隐隐间总是冲击着堤坝、要没过堤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定论。
如果仅仅是这样,反正出事的华夏,其他国家不管是持嘲讽态度还是持观望态度,总之,这火烧不到他们身上。就算这事是真的,顶多事后张口道个歉,这件事看不就算是过去了吗?
国外的那些人,哪怕是国家领导人、政治家们,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事儿最后的发展竟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国家,随便一次小的灾害,死伤人数都应该是要远多于千人这个数目的。反而,华夏闹得那样大,一场堪比1931年的洪灾,竟然就这样戏剧性的落幕了?
不约而同的,那些原本嘲讽着华夏的国家,这一次连道歉都没有,全体沉默了。
他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辛玉衍”这三个字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按照常理,如果真的是一场具有毁灭性的灾难,那么,不仅仅是华夏,那换成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你只能止损,却无法避免。
所以,他们一开始会采取旁观态度的原因,除了他们一开始就不相信那个预言以外,他们同时也觉得,哪怕足有半年的时间,一场具有毁灭性的灾难,带来的伤亡,必定也是无可估量的。
如果这场洪灾注定会到来,那华夏又怎么会足足等到灾难开始的一个月前,才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