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屋。
方芳回来还没有去看苏小月,见状,忙起了身与袁氏一起进去。先前不敢,觉得自己两手空空,又是被休的,怕人嫌她晦气,这会儿,见兄长们和颜悦色,胆子大了些,是该进去看看大嫂。
苏小月怎么也没有想到方芳被夫家给休了,在方家大院里时,她跟方芳相交并不深,这小姑子学了梁氏的,有些自私,但相比两位妯娌来说,她算不得什么。
“二嫂。”方芳上前喊了一声,双手下意识的在裤子上搓了搓。
苏小月含笑应了,随着齐惠的事过后,苏小月也想开了,以前的事就当过去吧,过好现在的日子就好。
方家院子里的人,要是个个想明白了,不要只看着眼前利益只想着算计自己人,她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何况现在家里生活条件不错,也不想他们过得太苦。
方芳见苏小月居然释然,当即一步上前,在床沿的圆凳上坐好,往摇篮里细细打量孩子,感叹道:“这么小,脸儿只及巴掌大,圆嘟嘟的,睡得好可爱。”她这么说话,终究没有上前碰触。
苏小月靠着软枕往摇篮里看了看,笑道:“这家伙一天到晚最爱睡觉了,倒也不闹腾。”
“不闹腾的孩子,做娘亲的好带些,二嫂是个有福气的人,侄子也是随了你。”方芳望着摇篮里的孩子移不开眼,眼眶却又热了起来,若是自己也能生下一个孩子,她也不会到今日这番地步。
苏小月见她眼眶都红了,心里也替她难过,看方芳这瘦弱的模样,恐怕比在方家院子里还要过得艰难,当初梁氏选婿,不是想着对方有田地么,怎么有了田地也过成这番模样。
袁氏见状,上前道:“方芳是个好姑娘,齐家没有这福气,走,咱们先出去吃饭,你两位哥哥还等着你呢。”
“去吧,我刚生完孩子,身子也不爽落,等出了月子,我再来寻你细细说。”苏小月也催她去了。
方芳跟袁氏出了内室。
一家人坐下吃饭,方河和方亮都忍不住往方芳碗里夹了肉,两人相看了一眼,也觉得心疼,怎么好好的一个人被齐家搓磨成这个样子。
方芳含泪低下头去,狼吞虎咽的扒起了碗中的白米粥,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白米,她被齐家休弃后,一直在路上捱了大半日,什么都没有吃,肚子空空,进了方家村都还犹豫要不要转身离开,可是她要离开,能去哪儿呢?至少方家村还是自己曾经的家,于是鼓起勇气进了方家院子里。
院子里只剩下娘亲一个人,白花苍苍,神情木纳,没有半点生气,听到方芳的哭泣,只叹了口气,说道:“娘是没有法子了,半只脚踏进黄土的人,你去找你二哥抓抓主意。”
于是方芳才过来的。
一顿饭吃得沉默无声。
吃完,方芳站起来帮着收拾碗筷,袁氏不让,她非要坚持,于是与袁氏一起进了厨房洗刷。
方河和方亮坐在院里头商量,“大哥,你看着要不要去趟齐家,把小妹搓磨成这般模样,如今还被休了回来。”
☆、第113章 。
方亮想了想,叹道:“去又如何,难道逼着对方收下小妹,继续在齐家吃苦,再说这种事就算上了公堂,我们也占不到理儿,事实上小妹的确没能给齐老四留后,他们也有话说的。”
一时间着实不好行动,方河是有些恼怒的,虽然方芳与他感情不深,怎么说也是方家人,他作为哥哥也该出出头,只怪这两年忙着田地里的事,又因为方芳上次无理取闹的事,他没有去留意齐家,才弄到今日这样的场面。
方芳吃了饭要回方家院里去了,两兄弟起身相送,方河从屋里找了一袋子谷米送她出门。
“哥哥我也不懂这些,只听小媳妇说谷米养人,这些我帮你拿去,你煮着粥喝喝,把身体养一养,这边你不用担心,家里还有存粮的。”
方芳不肯要,方河却是把米直接扛到院里去了。院子里廊下坐着发呆的梁氏,她看到方河和方亮两人进门,眼前微微一亮,神色有些激动,已经从板凳上起了身,颤抖着上前,扶着柱子望着。
那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皱纹,才多久的事儿,已经老成这样了。
方河看了两眼,接着转过头去,眼眶却有些发痛,小时候被方二福打打骂骂,记忆中只有梁氏会偷偷塞给他一小碗豆饭,就是这样一小碗豆饭,他记了一辈子,所以后来每次回来,只觉得这个娘才是他的一个盼想。
方亮作为老大,对梁氏自不必说,以前跑船运,自己受不了船运之苦,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