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僭寄兀�
一对恋人好比一对囚徒,囚于情丝编织的牢笼,并在牢笼里上演爱情的博弈,谁输谁赢,往往靠的不是情深爱笃,而是博弈手段的高低优劣。 恋人,既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的对手,甚至敌人。在恋爱的这场不太好玩的“游戏”中,谁能熟练地驾御游戏或博弈规则,谁就是爱情的赢家。
所以,要想成为赢家,就要学会与伙伴一样的恋人合作,还要学会与敌人一样的恋人周旋。面对对手围追堵截的爱情围剿,要学会闪转腾挪的诸多反围剿的手段。实在不行了,再三十六计走为上:对不起,不陪你“玩”了!
几乎所有的博弈论书籍,都从经典的囚徒困境说起。虽然那是说一对纵火犯的,但其原理也照样适用于“纵爱犯”。爱,本来也就是一场大火嘛。……
恋人被爱情抓住以后,一般并不是隔离的,而是整天泡在一起。泡在一起干什么呢?除了发誓,还是发誓!人生发誓最多的时期,大概就是恋爱期。发什么誓呢?无非就是什么非你不娶啊非你不嫁啊的一类誓言罢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能够天荒地老而此情不渝。
他们希望彼此忠诚,从而换来一个好的博弈结果。而且为了防止对方变心,总要设法让对方相信,遇到我是你三生有幸,而我遇到你也是万世不毁。
可是,世间没有什么誓约是永恒的。所有爱情的悲剧,都从背弃誓约开始,而天下又似乎没有没有誓约的爱情。
天各一方的恋人,更不容易恋爱成功,像被隔离审查的囚徒一样,除了违背誓约,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要想在恋爱中成为赢家,你最好是不遵守爱的诺言,如此才能走出“囚徒困境”。
然而,这个结论在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恋爱成功的人并不少见,厮守一生的人也不少见,你不能说他们都是勉强的。
我相信,多数情侣的爱情生活过得还是可以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机制让他们信守誓约呢?
这也可以从博弈论中找到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归功于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位叫做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的人。爱克斯罗德是一个政治科学家,他组织了一场计算机竞赛。这个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
他们把自己的策略编入计算机程序,然后他们的程序会被成双成对地融入不同的组合。分好组以后,参与者就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他们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
关键问题在于,他们不只玩一遍这个游戏,而是一遍一遍地玩上200次。这就是博弈论专家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
“重复的囚徒困境”更逼真地反映了具有经常而长期性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重复的游戏允许程序在做出合作或背叛的抉择时参考对手程序前几次的选择。如果两个程序只玩过一个回合,则背叛显然就是唯一理性的选择。
但如果两个程序已经交手过多次,则双方就建立了各自的历史档案,用以记录与对手的交往情况。同时,它们各自也通过多次的交手树立了或好或差的声誉。虽然如此,对方的程序下一步将会如何举动却仍然极难确定。
举例说,好比我和你玩游戏,你我手中各有两张牌,一张牌叫忠诚(或者叫‘合作’),另一张牌叫背叛(或者叫‘不合作’);每一局我们同时出牌,这样玩下去你我要玩100局。
实际上,这也是该竞赛的组织者爱克斯罗德希望从这个竞赛中了解的事情之一。一个程序总是不管对手作何种举动都采取合作的态度吗?或者,它能总是采取背叛行动吗?它是否应该对对手的举动回之以更为复杂的举措?如果是,那会是怎么样的举措呢?
结果但爱克斯罗德和其他人深为吃惊的是,竞赛的桂冠属于其中最简单的策略:一报还一报。我把它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请看下章,您想看到的重点在下章!)
附:什么是博弈?
博弈又称游戏,还叫竞赛,狭义的可以是指围棋、桌球、运动比赛;广义的可是指世界与人生一切追求成功、获得价值的一个过程。
专业一点说,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爱情婚姻中的博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