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东都洛阳?”李裹儿微微一愣,有些不可置信。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今天想更六千的,但是中途被勾搭去打了英雄荻花副本……于是……三千字也不少了 大家懂得……
61
61、遇刺 。。。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李裹儿微微有些皱眉,其实洛阳的地位如今不比长安差,甚至隐隐有超过长安的趋势。毕竟武则天这算是改朝换代了,都城她自然也是要改,洛阳就是承担着这个使命,而武则天更是亲口定下神都的称号,所以那里……或许比长安的水还要深。
“怎么突然让裴耀卿去洛阳?他去那里做什么?”李裹儿有些疑惑。
“可能是洛阳府尹吧。具体陛下也没说,只是那么提了一句……公主,恕我直言,其实我看裴耀卿也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个人路个人走,既然他起点能比别人高,又何必非要让他从下一步一步上来呢?无论是留在长安还是洛阳,毕竟都是天子脚下,升迁也会来的快一些。”上官婉儿略微劝道。
李裹儿叹了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好了,若是陛下真要他去洛阳,也不是什么坏事。”
上官婉儿点头道:“陛下这是不愿放他远走,毕竟现在朝堂之上允文允武的人并不多,裴耀卿可做言官亦能在兵法上有所提议,是难得的人才,更何况……陛下进来有意回到洛阳,到时候我们少不得也要跟过去。”
李裹儿微微惊讶:“陛下要回洛阳了?”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没错,年关将近,陛下只怕是有意在洛阳过年了。”
李裹儿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其实李裹儿自己也清楚,迁到洛阳是早晚的事情,毕竟如今长安的位置有些偏西,起不到居中而摄天下的作用,而洛阳如今正好在中间的位置,作为国都再适合不过。
只不过,让李裹儿没有想到的是居然如此仓促,没过两天,武则天就下旨了,要迁回洛阳!
自从武则天下旨之后,宫内基本上就是一片兵荒马乱,好吧,这么形容似乎有些……过头,但是大家都在步履匆匆倒是真的,毕竟虽然洛阳那边虽然各种东西都有,但是就是那些零零碎碎的,路上需要用到的都很多。
整整过了一个月,所有行装才打点好。说实话,整个队伍出发的时候,李裹儿看着那些人,甚至都以为长安倾城出动了,人太多了……换句话说,这也太劳民伤财了。不过算一算武则天的旨意里是三品以上官员随銮驾一起迁至洛阳,这些官员再加上家属,然后还有一些皇亲国戚……估计也差不多……
长安到洛阳的路程并不算短,李裹儿记得后世的西安到洛阳也要三百多将近四百公里,现在长安和西安虽然可能多少有些偏差,但是这个距离是差不多的,若是轻装上阵骑马也要半月余,如今这样浩浩荡荡的队伍,李裹儿觉得……就算走一个月也算不上稀奇。
不过好在,初冬时刻还不算太冷,李裹儿的马车虽然制式是公主一级,但是在很多细小的方面都要比普通的公主随驾好上很多,当然……就不要和太平公主比了,太平公主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比她老爹李显这个太子都要好上几分,若不是等级摆在那里,只怕武则天用什么太平公主用的就是什么了。
说实话,李裹儿自打进宫虽然和太平公主见过面但是除了问安基本没怎么说过话,虽然太平时常进宫来陪着武则天,但是人家母女谈心,她一个小孩子在那里掺和什么?自然是和上官婉儿一起退了出来。
太平公主这个人吧……李裹儿觉得跟武则天真的是很像,不是说长的很像,而是往那里一站给人的感觉,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很精明的人,李裹儿甚至觉得就算自己知道一些历史,有些小聪明,但是在这样的人面前她就是一孩子级别的,有时候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看她一眼,她就觉得被看得通透。
这样的人,李裹儿是不想要去打交道的,武则天……她是避不开了,太平公主……能避就避一避吧。
只不过有的时候,就算想避开也是不容易的。出了长安的第三日,李裹儿本来百无聊赖的在车里看书,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骚乱,刚开始李裹儿还没在意,毕竟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有的时候协调不好自然会骚乱。
只不过,过了没一会,骚乱不仅仅没有平息反而有越演越大的趋势。李裹儿放下手中的书,微微皱眉问道:“外面出了什么事?”
“公主!有刺客!”过来回话的是一个小侍卫,这个小侍卫自打第一天就一直随护在李裹儿车旁。
李裹儿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