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太平公主一命。
事实上,这个决定下的艰难,做起来……也艰难。毕竟太平公主在朝中权倾一时,李裹儿虽然备受帝后恩宠,但终究根基尚浅,更何况她从来没有在朝中经营。
自从李显登基之后,李裹儿发现宫内的任何地方似乎对她都不设防了,包括前朝。不过前朝李裹儿并没有经常去过,倒是李显的书房去的很勤快。
“裹儿。又来看父皇了?”虽然每天都能看到,但是李显看着漂亮的小女儿还是很开心的。
李裹儿走过去看李显正在练字,不知道唐朝的皇帝是不是越到后来越有文人墨客的气质,反正在李显这里,他的字画绝对比他的政治素养要高很多。
“来来来,看看父皇的字如何?”李显的心情显然不错,好吧,自从他登基之后他的心情就没有坏过。
李裹儿看着笑了笑道:“父皇的字自然是好的,就连裴先生都自叹弗如呢。”
李显放下毛笔笑了笑道:“说吧,找父皇有什么事情?”李裹儿虽然每天都来陪着他,但是也每天都会有些事情来找他做。
李裹儿跟自家父亲也不客气,直接开口说道:“父皇,如今天下大定,朝中该封赏的也都封赏了,只不过……你不觉得少封赏了几个人么?”
李显愣了一下:“少了几个人?少了谁?”李显自认为想的已经足够周到,好吧,就算他想的不够周到,但是他那帮智囊团再加上李重润也没有什么会遗漏的地方啊。
李裹儿一边帮李显盖印章一边说道:“其实按照礼制来说的确没什么,只不过……父王,你不觉得太平公主一家也该封赏吗?我说的不是镇国太平公主,而是她的驸马以及她的孩子。”
李显想了想有些犹豫:“这件事情我也想过,但是……太平公主已经是权倾朝野……若是再封赏她的家人……”
李裹儿很平静,她既然开口了自然也就料到了这一点:“预先取之必先与之,父皇,太平公主为人精明谨慎,可是她的驸马和她的孩子并不一定如此……况且,现在她还是站在咱们这一边的,现在还是先稳着点比较好。”
李裹儿刚刚说完,就听到有人传报说太子李重润求见。和李裹儿不同,虽然都是备受帝后宠爱的孩子,但是李重润不管怎么说都是太子,在亲昵也要保持着一份礼仪,所以在进宫面圣这件事情上,他还是要恪守礼仪先行通报的。
李重润进来之后,看到李裹儿笑了笑道:“裹儿又来跟父皇聊天?”聊天自然只是一个说法,事实上李裹儿每次来书房都会给他们不大不小的建议,并且这些建议都很实用。前有太平公主,后有安乐公主,李重润一直怀疑,则天大圣皇帝的聪明才智是不是都给了女孩子。
李裹儿笑了笑:“皇兄来的正好,我正在和父皇请示封赏太平公主的驸马和子女呢。”
李重润听了之后也是愣了一下,继而看向李显,李显坐在那里点了点头道:“重润,说说你的看法。”
李重润低头思索半晌,抬头看向李裹儿:“裹儿是想用这种方法来稳住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多谋善断,那绝对不是夸耀。作为太子,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父皇有多么忌惮自己的这位姑姑。
李裹儿微微点了点头:“可以这么说。”其实李裹儿没有开口说明的是,她在下一盘棋,好吧也不算是棋局,只能说再做前期投资,正如李裹儿所说太平公主自己是很厉害没错,但是或许她和武则天一样,自己太过厉害了,所以丈夫和孩子就显得有些……
若是想要弄垮太平公主,想要从她身上下手,并且还要名正言顺,太困难了,但是若是从那些人……
李重润点了点头道:“其实……父皇既然已经封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了,再封赏驸马也不算出格,毕竟……父皇也下诏说,她诛杀二张有功。”
自己最喜爱的两个孩子,并且还是谋略出众的两个孩子既然都这么建议了,李显自然也就同意。
李显笑了笑坐在那里看着李裹儿说道:“既然如此,裹儿就帮父皇拟昭吧。”
李裹儿也不推辞,虽然说她的毛笔字不是很好,但是也不会丑到拿不出手的地步。更何况,就算不好看,这也是圣旨,到了谁那里不要供起来?
于是,在李裹儿和李重润的提议下,驸马武攸暨被拜司徒,封定王,实封满一千户。而他的两个儿子,长子武崇敏封嗣王,此子武崇行封安寿郡王。长女封永平县主,次女封永和县主。
这样一道圣旨下来,全朝哗然,就连太平公主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