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吴主公的孙仁被周瑜气得说不出话来,朝堂上的情势异常的紧张,臣工们面面相觑,真不知道支持哪方为好?
正焦灼间,突然有人说道:“周将军,你之前所说的两个疑点,在不才看来,其实并非如此。”
众人一瞧,说话之人,正是位于臣工末位的杨林。
周瑜没见过杨林,便问道:“你是何人?官居何职?”
杨林向周瑜行礼道:“周将军,不才姓杨名林,官拜门下书佐。”
周瑜嗤笑道:“这么一个小官儿,竟然敢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还不给我滚下去!”
周瑜呵斥杨林离开,但是杨林却不退反进,一步一步的来到了周瑜的面前。
“周将军,不才只是一名小官,你又何必跟不才一般见识?这朝堂之上,原本没有不才说话的地方,但不才对周将军刚才所说不敢苟同,因此才斗胆进言的。”
孙仁见杨林出面了,心中稍稍平静下来,而众臣见杨林开口了,便也洗耳恭听。
周瑜见赶不走杨林,便道:“既然如此,你倒是说说,我之前所说的两个疑点,究竟是什么地方不对了?如若你说错了半句,我定让你人头落地!”
周瑜以性命威胁杨林,杨林却不为所动,缓缓说道:“不才只是说说,若入得了周将军的两耳则好,若入不了,周将军也不必要不才的命……周将军刚才所说,行宫守卫森严,贼人难以入内,此话其实不然。护卫军看似人多,实则漏洞百出,在前任主公遇刺之前不久,行宫里曾经有人潜入,在众守卫的眼皮子底下,进入了偏殿,并且一把火将偏殿里的嫁妆全都烧了。周将军,贼人既能火烧偏殿,相信在宴席上刺杀前任主公,也并非难事。”
听了杨林所言,周瑜不由得看了诸葛瑾一眼,因为有关偏殿起火一事,他正是听诸葛瑾说的。
按诸葛瑾的说法,贼人心思缜密、筹谋已久,利用守卫的半点松懈,便潜入进了偏殿,实在是非人力所能为。
既然有前车之鉴,那么孙权遇刺之事,便也说得通了。
“那么,我所说的第二个疑点呢?”
周瑜径直询问杨林,从他的口吻中,众臣听得出来,他多多少少承认了杨林刚才的说法。
杨林又道:“周将军刚才说,前任主公中匕首之时,舞女们围作一团,贼人无法用匕首刺中前任主公,其实也不然,周将军只是以常理来推断,不才曾在外游历,也见过不少稀奇之物,南中之地有一种树,树上产汁,将树汁至于锅中蒸煮,便能炼出一种胶,此种胶的韧性十倍于牛筋,用此种胶做成的弓弩,能射杀数十丈之外的猎物!”
第四十七章通牒
列位臣工之中,对孙权之死抱有怀疑的人不在少数,周瑜在朝堂上所说的一番话,倒是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臣工们也想知道,孙仁会如何应答。
而杨林突然闯入话题,倒是出乎众臣预料,按理说,杨林官居末席,应当自知身份,在朝堂上不会轻易发言,但这一次,杨林这个小官竟当场与东吴的最高军事统帅周瑜争辩了起来。
听了杨林的一番解释,周瑜恨恨道:“你的这些话,只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你所说的那种胶,天底下是没有的!”
杨林笑着说道:“周将军这么说,未免有些掩耳盗铃!若是周将军未听闻过的物事都可视为没有,那天底下没有的东西可多了!这正如士兵们手中的兵器,看似锋利,却并非是最厉害的,不才听闻道家有一种**,只消一石,便能将一座山头夷为平地!”
周瑜骂道:“你这小儿休要信口胡说,本将军带兵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
周瑜虽也懂一些道家之术,但对道家的火药一事,却一无所知,尤其是杨林形容只需一石的**就能夷平一座山头,更是无法相信。
不过站在周瑜身旁的诸葛瑾却说道:“周将军,道家的**,微臣却是听说过的,威力惊人,和刚才杨先生所说的并无二致……”
诸葛瑾原本是站在周瑜一方的,但他心性耿直,对是非曲直看得很重,因此才会在朝堂上当场揭周瑜的短。
周瑜一惊,道:“此话当真!?”
诸葛瑾道:“千真万确。”
既有诸葛瑾如此说,众臣对于周瑜的印象,立即打了折扣,杨林却有一些失望,没想到只是短短几句话,周瑜就遭了自己的道,周瑜虽有经世之才,但易怒易急,难怪诸葛亮能气死他。
杨林又道:“周将军,不才刚才说这么多,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