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兴风,你当皇帝的外部条件,自然会很快就满足了,到时候,我们只需要像你当主公的时候一样,依样画葫芦就可以了。”
见杨林如此得力,孙仁也颇为满意,道:“杨林,其实我倒是觉得,你比我更加胜任这个东吴主公的位子,有时候我也在想,是否让你来当东吴的皇帝,才是最合理的?”
杨林却笑道:“仁,你就饶了我吧,我平日里最喜欢逍遥自在,哪里希望被束缚住?当皇帝这么辛苦的事情,还是你来做吧,至于我,只要在皇帝的背后逍遥就可以了。”
第二十六章逢迎
孙仁回信给刘备,其内容,正是刘备所想要的。
孙仁在信中说,既然汉献帝已经遇害,出兵曹魏,已没有什么效果了,现在最应当做的,是立新君,以安民心。
当然,孙仁的回信中并没有明确的表示谁有能力当下一位汉室的天子,更没有指名道姓的说刘备才是新君的最佳人选。
东吴的回信,刘备有一些捉摸不定,于是找来了诸葛亮,将孙仁的回信拿给诸葛亮看。
诸葛亮哪里不知道刘备的心思,便道:“主公,孙将军所言极是,现汉帝已死,纵是吴蜀联军大破曹军,也是无济于事的,若是要安天下民心,只能选出一位称职的君主继承大统才行。”
刘备便问道:“孔明,依你之见,何人可以继承大统?”
诸葛亮实在无语了,主公刘备明明就很想要当皇帝了,却不想从自己的口中说出来,这实在也太虚伪了一点吧?
于是诸葛亮稍加思索,便说道:“主公,放眼天下,汉室宗亲中,多是庸才,若扶持登上天子之位,只怕祸国殃民,依亮之见,能登大宝之人,唯有主公一人而已。”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假意震惊,道:“孤身为汉臣,岂可趁人之危,若孤去当这个皇帝,岂不是乱臣贼子,令天下百姓所不耻吗?”
刘备的反应非常的激烈,不过诸葛亮却也回应得得心应手。
只见诸葛亮突然间跪了下来,说道:“主公,为天下百姓计,希望主公勉为其难,继承大统,若非如此,国不能太平,民心不能安定。”
刘备道:“孔明。你陷孤于不义,还不速速离开!”
刘备径直将诸葛亮给赶了出去,诸葛亮离开刘备的书房,便召集了蜀中臣工,商议推立刘备为皇帝的事情。
臣工们对于诸葛亮的提议非常的震惊,认为主公身为汉室皇叔,不应当落井下石,当今之事,应当出兵曹魏,将曹丕赶下台。至于谁来当皇帝,应当从长计议才是。
诸葛亮哪里不知道现在不是谈论谁当皇帝的时候,不过若是不将主公推上皇帝之位,只怕他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出来。
诸葛亮劝说众臣道:“近日,蜀中一带有祥风庆云之瑞,成都西北角有黄气数十丈,冲霄而起,帝星见于毕、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应主公当即帝位。以继汉统,更复何疑?”
在诸葛亮的劝说下,群臣也没了意见。
若是刘备能够当上皇帝,那么列为臣工定然是能够封侯拜相的。自己的待遇级别,也是能够提升的。
于是诸葛亮便引大小官僚上表,请刘备继承皇帝位。
不过刘备却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拂袖而去。姿态摆得相当的高。
诸葛亮无奈,只好再生计策,那便是装病。
刘备听闻诸葛亮病了。于是亲自前往探视,在病床前,诸葛亮对刘备说道:“臣自出茅庐,得遇主公,相随至今,言听计从,今主公已有两川之地,不负臣夙昔之言。
目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文武官僚,咸欲奉主公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主公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
刘备道:“孤登位之事,等孔明你病好了再谈不迟。”
孔明听罢,从榻上跃然而起,将屏风一击,外面文武众官皆入,拜伏于地曰:“王上既允,便请择日以行大礼。”
刘备一看,知道时机成熟,便应允了登基为帝。
随后刘备便写信给东吴的孙仁,信中的话说得也非常的委婉。
刘备在信中说,如今汉室不济,宗室当中,能登大任者,只怕屈指可数,现在天下人最希望的就是有人能够继承汉室的正统,于是自己在百官的推荐下,勉为其难,只能暂代皇帝之位,若他日尽破曹贼,皇帝究竟由谁来当,还可以再商量。
孙仁将刘备的信读给了文武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