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彰,对于二十六年的中国而方而言,邯彰无疑是最耀眼的,曾经,这里以它的工业而闻名全国,它的钢铁产品输往全国各地、制造的机械亦输入到全国数百家工厂,邯彰制造的机车更是于中国的铁路上奔驰着,而这里的制造的汽车更于中国的公路上行驶着,这里的工业消费品更是闻名全国,尤其是在战争爆发之后,随着进口受到影响,邯彰的工业品更走进一步占据了市场的份额。
但是,这一切,都无法与邯彰保卫战的胜利相比,都无法与邯彰保卫战对国民民心的振奋相比,这是自卢沟桥之战后,中国军队唯一的,也是最为辉煌的胜利,尤其是在华北大部沦陷的前提下,邯彰不仅守住了,甚至还实现了反攻一一向前反攻上百公里,在地图上,也许仅只有一个厘米,但就是这一个厘米,却足以让国人倍受鼓舞。
也正因如此,邯彰保卫战的胜利,为邯彰,为十六集团军,当然更多的是为管明棠本人,赢得了空前的政治声誉,他所率领的军队最先顶住了日本人的进攻,为中国赢得了时间,树立了信心,甚至扭转了华北的战局,甚至就连同远在大洋对岸的美国,亦同样对管明棠赞誉有加,《时代》周刊,更是将管明棠作为岁末刊的封面人物,而其中的引言则是简单的一句话——“中流砥柱——战局的扭转者!”而作为他的老朋友——李普曼,也禁不住写下了的溢美之词。“他作为一名军事将领,拥有广阔而深邃的洞察力,他知道怎样激发和领导他的士兵前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国家中,他可以抛弃一切个人权益,只为了心中的国家。”甚至就连苏联《真理报》和《消息报》也在头版显赫地位发表评论员文章,说管明棠和他的军队“像俄国士兵一样勇敢。”
毫无疑问,邯彰大捷为管明棠赢得了空前的声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如果说,二十六年11月之前,他是不闻一名,而仅仅一个月后,他可以说,就已经闻名全世界了,成为一名举世皆知的名将了。
不过,对于身处邯郸的管明棠而言,他并没有这样身为“名将”的自知,而是依如过去一样,每天身处于自己的办公室中,继续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没有特意抽出时间去陪陪刚刚出世的儿子——两个月前,当战争进行最激烈的时候,管明棠成为了一个父亲,他的儿子出世了,而直到日军撤退之后,他才返回邯郸,见到了刚刚出世的儿子。
借着落地灯的灯光,管明棠翻看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报纸,在处理掉几件最紧急的军务之后,就认认真真地读起报纸来,也许在国内很难再找出一位将军像管明棠那样注重国内舆论的人了,甚至于,他将舆论视为“另一个战场”甚至是决定第一战场胜利的第二战场。
而此时,看着报纸,他的眉头紧皱着,正如历史上一样,五天前,日军在杭州湾登陆了,尽管自己多次警告南京,但南京方面对杭州湾的防御,依然极为有限,现在报纸上的消息要么是日军与杭州湾登陆的消息,要么是国军自上海撤退的消息,不过唯一庆幸的是,与另一个时空不同,至少这次撤退是有条不紊的撤退,实际上,早在开封会议时,委员长即表露过与上海撤退的意思,上海那个绞肉机已经让中国军队付出了近五十万人的损失,正在一点点的耗尽中国军队的鲜血,而日军在杭州湾的登陆,则是最后一根稻草,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加之吴福线、锡澄线以及苏嘉国防防线已经有十余万军队驻守,且经过数月加强,此时,管明棠反倒能够坦然接受,至少中国人努力过,且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言。
在翻看着报纸新闻的时候,突然,一则新闻映入管明棠的视线中。
“从杭州湾登陆的日军第十一军,于民国27年1月8日进犯新仓,以威胁淞沪我军的腹背。我军第二十八路军,会同预备十一师的胡达部1个团,奉命紧急驰往,支援枫泾,据守嘉善,阻击来敌,我军余人同仇敌忾,顽强拼杀,予狂妄敌人以迎头痛击,其英勇顽强精神可歌可泣……”
看着报纸上的新闻,管明棠能够想象得出此时的激烈,而更为惊讶的是第二十八路军,从陕北增援上海的二十八路军在血战一个月后,于半个月前被调往新仓金山卫一带防御杭州湾并加以修整,而现在,他们毫无疑问的与日军第十一军迎头而撞……
哎!
看着报纸上的新闻,管明棠默默的闭上眼睛,无论如何,第二十八路军的伤亡是有价值的,他们的血战,为淞沪方向的主力的撤退赢得了时间,至少,南京不会如历史上一般仓促失守。
“谢谢老总了!”
感叹一声,管明棠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