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6章 乌龟报恩破案

第6章 乌龟报恩破案 (第4/4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女修重生指南 仙火焚天 我在仙侠世界打闷棍 麒麟历险记 星龙召唤师 好像是封神来着 大魔神传奇 苟刀修 我真的成了王爷 我的成仙速度有点快 玄幻:我带着亿万星辰去穿越 异世武林至尊 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 凡人修仙:从一本破书开始 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 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 入魔记 万毒纲目 我在甬安当罗刹 我以武器战天下

的丈夫葛洪。她悲痛欲绝,紧紧抱着尸体放声痛哭,泪水与井水交织在一起,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包拯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沉声问道:“孙氏,既然井中之尸是葛洪,那么之前溺毙的那具尸体又是何人?一个人岂有分身之术,更不可能死两次。这其中必有蹊跷。”

孙氏哽咽着回忆道:“当初是陶兴前来报案,他以锦囊绣袋为凭,声称那溺毙之人是葛洪。我见到锦囊绣袋,便信以为真,悲痛欲绝之下,也未及细想。”

包拯闻言,示意孙氏仔细搜索葛洪身上。经过一番搜寻,众人惊讶地发现,葛洪身上竟无那锦囊绣袋的踪影。

包拯心中已有定数,他静静地听着孙氏讲述陶兴与葛洪一同出门做生意的经过。将这些线索一一串联起来,包拯断定凶手正是陶兴无疑。

于是,他下令衙役将陶兴拘捕到案。陶兴初时还嘴硬不肯承认罪行,但当他看到葛洪的尸体时,惊得目瞪口呆,脸色苍白。

包拯又派人在城中找到了一个负责看守死尸的人,此人被带到大堂上与陶兴对质。在铁证如山面前,陶兴无话可说,只得低头承认了自己的杀人罪行。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终于水落石出,而葛洪的死因也得以昭告天下。

究竟河中的那具浮尸是谁的呢?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陶兴在杀害葛洪之后,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不惜花费重金从一名看守死尸的人手中购得一具无名尸体。他精心策划,将从葛洪身上取下的锦囊绣袋巧妙地挂在这具尸体之上,随后将其推入河中,制造出一场看似意外的溺亡事件。

陶兴接着利用这具尸体大张旗鼓地操办葬礼,以此取得孙氏的信任。他巧妙地伪装自己,让孙氏误以为这具尸体便是她的丈夫葛洪。在孙氏的悲痛之中,陶兴趁机谋夺了葛洪的家产,将一切财富据为己有。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包拯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追查,终于揭开了这起案件的真相。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陶兴无法再抵赖,只得承认自己的罪行。最终,包拯依法判处陶兴死刑,案卷上报复审后,陶兴被当街斩首,为他的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在案件得以圆满解决之后,包拯不禁深深叹息。他感慨道:“一念之善,能及于物,故龟予以重报。”原来,葛洪生前曾一念之善,放生了那只青色大龟。未曾想,这乌龟竟在关键时刻,以其独特的方式指引包拯找到了葛洪的尸身,使得这桩冤案得以昭雪。若非如此,葛洪恐将永远沉冤于井底,真相也将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永不见天日。

此案过后,包拯心生感慨,脱口而出一句充满智慧的话:“一人不入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不惧物凶,而人心恶,熟人相谋。”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更警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警惕,防范熟人的背叛与陷害。这句话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流传千古,至今仍在被后人不断引用,成为警世名言。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御魔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