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便将刚才在夜市与原配夫人杨氏猝然相逢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郑氏。郑氏听罢,难以置信,认为黄知县可能是因过度思念亡妻而产生了幻觉,毕竟死去一年的人怎么可能死而复生?她断定这不过是黄知县撞见了什么类似杨氏的女子,产生了错觉。
当黄知县详述两人正面碰撞、杨氏见到他后那张惊恐万状的脸庞以及仓皇逃遁的情形时,他的坚决让郑氏也开始觉得此事非同寻常。郑氏深知黄知县为人诚实严谨,不会拿已故妻子的事来胡诌玩笑,因此,面对这样的奇遇,她也不禁感到神奇万分。
为求真相,郑氏建议黄知县次日再次前往街市寻找线索,以期解开这个犹如鬼魅般重现的谜团。
次日清晨,郑氏陪伴着黄知县从晨曦微露直至暮色四合,在镇子的街头巷尾来回奔波,走得两脚生疼,却始终未能再次遇见那疑似杨氏的女子。郑氏安慰黄知县,或许只是他因对亡妻旧情难忘而误认他人。但黄知县心中那份坚定未减,坚信昨夜所见绝非幻觉,其中定然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对郑氏道:“若此事不能查明真相,我这心就像悬着一块石头落不了地。”
郑氏听罢,轻拍他的肩膀,调侃说:“你可别一心追查个究竟,结果发现是新人而非旧人,那时可别把我这个身边人给忘了。”言语间,她爽朗地笑了起来,接着提议:“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回去把夫人的坟墓打开一看便知分晓。”
黄知县听了这话,犹如醍醐灌顶,欣喜地道:“夫人真是智者一言,胜读十年书啊!”
于是,两人迅速收拾行装,雇了一辆马车,日夜兼程赶回原配夫人杨氏安葬之地。然而,当黄知县将要掘墓验尸的想法告知杨氏的娘家人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此举是对死者的亵渎,会引来祸端。但黄知县心意已决,他恳请接任的新知县协助,择定了一个吉日进行开棺验尸。
终于到了开棺之日,当众人合力揭开棺盖的一刹那,不仅黄知县瞠目结舌,连杨氏的娘家人也如张飞穿针般瞪大了眼睛,嘴巴惊讶得无法闭合——棺椁内空无一物!
要知道,当初黄知县亲自监督,并有许多乡亲邻里共同见证了杨氏下葬的过程,如今棺木中竟是一片空白,连一丝遗骸也不见踪影。
此消息一经传出,如同野火燎原般在乡里迅速扩散开来,黄知县原配夫人杨氏复活还阳的事迹被传得神乎其神,仿佛一段得道成仙的传奇故事,令人们啧啧称奇、议论纷纷。
无论如何,黄知县心头的疑云始终无法驱散,那个与他共度患难、情深意重的糟糠之妻杨氏,究竟遭遇了何种离奇变故?作为她的丈夫,他承受了多少不公和误解。
心绪纷乱如麻的黄知县下定决心,誓要揭开事情的真相。他马不停蹄地带着郑氏连夜赶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那晚疑似遇到杨氏的小镇。安顿好郑氏后,黄知县拜访了当地知县,巧的是对方也是同乡,这让他倍感亲切。这位姓王的知县以公正廉明着称,被尊称为“王青天”,素来乐于为民伸冤解困。
听罢黄知县的奇特经历,王青天既表同情又饶有兴趣,毫不犹豫地答应出手相助。喜出望外的黄知县在王知县的帮助下,绘制了一幅杨氏的肖像画,并将其张贴于全城各处,发起了一场地毯式搜寻行动,很快就有了眉目。
原来,在两年前,镇上搬来了一位邻县神医,此人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名声响彻四方,如同高山擂鼓般远近闻名。同时,他还开设了一家药店,生意红火至极。
而这位神医身边有一位美貌夫人,常在药店里协助料理事务,深受当地人喜爱,她与神医琴瑟和谐,恩爱非常,成为人们艳羡的对象……
王青天知晓其中内幕后,意味深长地瞥了黄知县一眼,眼神仿佛在说:这种涉及个人隐私且可能有损官声的案件,真的有必要继续追查下去吗?
黄知县眼眶湿润,心中悲苦:“夫人啊夫人,你为何如此对我?”内心的痛苦难以忍受,他向好友王青天恳切道:“劳烦王兄了,哪怕真相残酷,我也宁愿死个明白。”
王青天略作思索,慨然回应:“些许小事,何足挂齿!”随后,他在黄知县耳边低语了几句,话语中暗藏玄机,听得黄知县连连表示感激不尽。
次日,王青天升堂断案,下令衙役将那神医与杨氏一同押至公堂。他一瞧见神医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而杨氏则是美艳动人,心中不禁暗想:若非牵涉到黄知县的这桩离奇事端,两人倒真似一对璧人。
随着堂鼓三响,王青天沉声道:“杨氏,你诈死复生,此番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