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城是家里的老大,在钢铁厂拿的又是高工资,他每个月挣的多,所以这个家基本上都是靠他在支撑着。 但是毕竟钱大城厂里的工作每天都很忙,所以实际上这个家真正的当家人是杨绣枝。 原主的老公在家里是老大,他下面还有一个没有成家的弟弟二十一岁的钱二城,和一个还没出嫁的妹妹十八岁的钱小芬。 原主在娘家也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大弟弟叫杨志刚,今年已经二十一岁。 小弟弟叫杨志成,今年也有十八岁了。 原主杨绣枝的娘家的爹妈都十分的开明,加上原主的爹年轻的时候脑袋瓜子灵活,解放前是跑单帮的。 原主爹不仅脑袋瓜子灵活,人也勤劳,所以他的生意做的比较好,那个时候原主的娘家爹存了一些钱,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要富裕。 杨老汉年轻的时候因为常年在外面跑,所以知道有文化的重要性,于是就把家里的三个孩子都送到学堂去读书。 包括原主杨绣枝小时候也读过几年私塾,送女孩子去私塾读书,这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罕见的! 后来由于闹鬼子年年打仗,杨老汉就没有再出去,只能在家种地吃老本。 再后来家里穷了,实在是负担不起,杨绣枝的两个兄弟上完初中后就都没有继续再去上学了。 杨老汉在县城里也没有门路给哥俩找份工作做,所以兄弟俩目前都留在家里务农。 杨绣枝的两个弟弟,目前都还没有成亲,因为家里穷,好像现在连对象都没有。 原主还有一个最小的妹妹叫杨绣荷,今年十三岁,好像今年夏天才刚刚小学毕业。 杨绣枝正在寻找着原主的记忆,耳边突然传来两个孩子的喊声,就在他们推开房门的一刹那。 她立马用意念想着:“回去。” 于是她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土炕上。 她刚刚一回到炕上坐下,随着“娘,娘”的喊声,房间的门就被从外面推开了! 进来两个几乎是一模一样瘦瘦小小的小男孩,都是剃的小平头,两个孩子身上穿的是灰扑扑的小短褂和裤子,衣服和裤子上也有好几个补丁。 杨绣枝知道,这就是原主的两个儿子钱建国和钱建设。 在原主的记忆里,老大钱建国比老二钱建设稍微要高一点。 两个小男孩一看杨绣枝已经坐起身来了,立马就跑上前十分关心的开口问道:“娘,您好点没有,头还晕吗?” 杨绣枝笑着摇摇头,爱怜的抬手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小脑袋,然后说道:“已经好多了,你们俩别担心。” 这时老大钱建国又问道:“娘,那妹妹呢?她好些没有?” 杨绣枝笑着回道:“妹妹现在还在睡,你们放心,妹妹已经退烧了。对了,你们兄弟俩吃饭了没有?” 老二钱建设回道:“刚刚才吃过了,娘,小姑给娘留了饭,小姑说,再给娘冲个蛋花汤好好补补,一会儿小姑就给娘端过来。” 杨绣枝听老二钱建设这样说,心里想,看样子,这个钱小芬是个好的! 果然,没等多大一会儿功夫,钱小芬就端着托盘把她的晚饭送过来了。 钱小芳梳着这个年代大姑娘们标准的两个大辫子,身上穿的衣服洗得有些发白,上面也有好几个补丁,但是十分的干净整洁。 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个利落人。 她一进屋还是有一点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爹娘把大嫂给气病的,但是她还是甜甜的喊了一声:“大嫂,您醒了?” 然后十分关心的走上前问道:“大嫂,好些了没有,头还晕吗?” 杨绣枝虚弱的也笑着回道:“好多了!小妹,麻烦你了!” 钱小芬有些吃惊杨绣枝的变化,她没想到大嫂居然没生自己的气。 愣了一下就立马回道:“不麻烦,大嫂,您跟我这么客气干啥?” 杨绣枝笑了笑没接话,这时双胞胎哥俩已经把炕桌搬过来放好了。 钱小芬放下托盘说道:“大嫂,你趁热快吃,等吃完了,东西就放在屋子里,我一会儿过来收,现在我去收拾厨房。” 说罢,就十分麻利的转身出了屋子。 杨绣枝笑着嗯了一声,看了一眼托盘里自己今天的晚饭,两个黑乎乎的杂面窝窝头,一小碗少油少盐的炖白菜。 还有就是一碗小姑子特意给自己做的蛋花汤。 杨绣枝先端起那碗蛋花汤喝了一口,有一股很浓的蛋腥味,有点点咸味,看样子汤里面只放了点盐。 杨绣枝看到双胞胎馋得直咽口水,就笑着把手里的蛋花汤递了过去。 双胞胎齐齐只摇头,异口同声的说道:“娘吃,我们兄弟俩都已经吃饱了,现在吃不下。” 吃饱了,吃不下?这话杨绣枝可不相信。 在这年月,如果一家人每顿能够吃个六七分饱就是条件很不错的家庭了,这说明这个家里的日子过得好。 据她所知,原主的这个家目前应该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这时,老大钱建国说道:“娘,您赶紧趁热吃,多吃一点补补身体,您要早点好起来。” 老二钱建设也像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附和道:“对,对,娘,您要早点好起来。” 杨绣枝叹了一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