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飞,李家主屋内人员齐整,男女分席,屋内两盆木炭火伴随着浓烟烤的“噼里啪啦”作响,李家老小上下十几口人各自围在火盆边取暖。就连日日在房中苦读的李老二,也拿着书坐在炭火旁摇头晃脑。
如今已入冬,屋外银装素裹,寒风凛冽,村里人都闭门不出,在家中取暖。
古代和现代不同,古代没有现代健全的取暖设备,每每冬至,都会有不少人和牲畜因为寒冷而冻死,或者因为没有储粮而饿死。
李家也不外如是。
李家人口多,还有许多小辈。
常言道半大小子饿死老子,都是十几岁二十岁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饭量不可谓不大,所以李家的日子也是过得干巴巴的。
干巴巴,苦哈哈。
对李凌峰这样的吃货来说,吃不上美食就够让人糟心了,更别说连饭都吃不饱了。
家里无闲事,又正巧全家人坐在一起,李老二温了会儿书,觉得此时正是自己开口的好时候。
“爹娘,吾想要从侄辈中取一人开春前往书塾蒙学,不知二老以为如何。”李老二清了清嗓子。
他家仁哥如今也到了蒙学的年纪了,自己好歹也是个秀才,若不是因为科考须静心苦读,他也不愿开这个口。
毕竟儿子谁教不是教?
送去书院蒙学,也不过是寻别的秀才教导,自己若是有空,又何须劳烦别人?
进学?
果然是想什么来什么。
李凌峰不由眼睛一亮,心思也活泛起来。
自己这才刚下定决心走仕途之路,二伯就提出要选人去进学,这真是来得恰到时候啊!
李凌峰大学本科学得可是金融,又不是汉语言文学,自己也不是研究四书五经的老学究,要想走科举,怎么避得开学堂呢?
更何况如今他穿到大夏朝,虽与我国古代大明有许多相似,但又有诸多不同。
李凌峰心里明白,自己虽然算得上博学,但要想靠科举出头,肯定避不开对大夏朝文化典籍的系统化学习。
否则,一切都将免谈。
想到这,他又有些“打脑壳”,自己来了大夏都快小半年了,别说看书了,纸他都没看到过一张。
李老二心里为自家儿子盘算,就等着两个老的松口答应了。
没曾想他这话音才刚一落,大伯娘李赵氏就立马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老鼠一样,从座上直接弹了起来。
“读书?读书什么书?说是从侄辈里选一个,但那个不知你是想让你家仕仁进学?再说了,我家两个娃子都已经过了蒙学的年纪,想要读书自己供?我可供不起!”
赵氏看得清楚,不管选谁,反正都选不到自己家,她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才会答应这件事!
李老二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脸上不禁浮现出郝然的神色。
他是万万没想到赵氏如此泼辣凶悍,直接说透了自己的心思不说,还不同意。
只得脸红脖子粗的干瞪眼,本想争辩两句,但自己又自负斯文,不屑与赵氏争论,只得气得原地甩袖。
“简直是有辱斯文!”
李老二丝毫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自私的,心里还不屑赵氏的刁蛮。
你不同意便罢了,何苦作此泼妇样?
二伯娘钱氏本来正等着老两口答应呢,没想到妯娌竟然如此不识抬举,不仅落了自家男人的脸面,竟然还不同意。
真是乡下的泥腿子,分不清是非,要是我家男人和儿子出息了,有你“求爷爷告奶奶”的时候。
钱氏心中腹诽,此时也不由拉下了脸,咬着牙问:
“他大娘,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我还想问问你们二房什么意思?”赵氏冷笑。
“你们二房什么心思咱们不都看的明白吗?还有脸问我什么意思?反正要进学你们自己出钱,我可没有银子供你俩老小两个读书人。”
赵氏所言合情合理。
其他几人听了也暗自点头,不是她们非不让仁哥儿进学,只是几房都有小子,为何偏偏让李仕仁一人去读书?
你的儿子金贵,别人的都是捡来带的吗?
在李老二说完后张氏本来也想开口的,后来被李凌峰拉了一下袖子,不解的回头瞪了一眼笑得憨兮兮的小儿子,没有多想,后来看自己不开口,老大家的就已经开口了,就没再出声。
只不过现在李凌峰却有点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