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前面的位置摆了一张桌子,让两位老者坐在那里。
先摆上素的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食、米饭、闲食、粉汤,都排列的齐齐整整的。
三藏举起筷子来,先念了一卷《启斋经》。那呆子一则有些着急吞饭,二来真的是有些饿了,哪里能等到三藏把经文念完,他就自己拿过红漆的木碗来,把这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了了,喉咙都没动一动。
旁边伺候的仆人们说道:“这位老爷忒没有算计,不往袖子里装馒头,怎么却往袖子里装米饭,这不是会污了衣服?”
八戒笑道:“没有装起来,是吃了。”
仆人们说道:“你并没有动口,怎么就把米饭给吃了?”
八戒说道:“儿子们才说谎!分明是吃了;不信,我再吃给你们看看。”
那些仆人,又端过碗,再盛了一碗米饭递给八戒。呆子幌一幌碗,把米饭又丢下口去,就了了,再没有后续动作了。
众仆人看见后,都惊叫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成的喉咙,着实是又光又溜’!”
三藏一卷经文还没有念完,那八戒已经是有五六碗米饭过手了。念完经后,他们这才一同动筷子,吃起斋饭来。
那呆子不论是米饭面食,果品闲食,只管一顿的捞过去大吃大喝,口里还不断地嚷嚷道:“添饭!添饭!”
仆人们不停地给他添加饭食,但是渐渐地不见有饭来了!
行者就叫道:“贤弟,少吃些儿吧。现在也强过了在山凹里忍饿,将就着能够半饱也不错了。”
八戒说道:“瞧你那嘴脸!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呢。”
行者叫仆人们道:“收了家伙,不用理睬他!”
两位老者躬身行礼说道:“不瞒老爷们说。要是在白日里,像似这个大肚子的长老,我们也能斋得起百十个;只是现在天色晚了,已经收了残斋,只蒸了一石的面食、五斗的米饭与几桌的素食,本来是要请几个亲近的邻居跟众僧们来散福;没料到你们列位来了,把众僧们都吓跑了,连亲邻们也没有敢去请,把这些斋饭全部都供奉了列位。如果没有吃饱,我们再叫人蒸饭去。”
八戒说道:“再蒸饭去!再蒸饭去!”
说完话,就收了家伙桌席。三藏拱了拱身,谢了他们的斋供。
三藏这时才问道:“老施主,高姓?”
老者说道:“姓陈。”
三藏合掌说道:“你们跟我贫僧是华宗了。”
老者说道:“老爷也姓陈?”
三藏说道:“是,贫僧的俗家也姓陈。请问你们刚才做的是什么斋事?”
八戒笑道:“师父问他们干什么!岂有不知道的?必然是一些‘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罢了。”
老者说道:“不是,不是。”
三藏又问道:“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老者说道:“是一场‘预修亡斋’。”
八戒听后笑得打跌,说道:“老公公忒没有眼力!我们是扯谎架桥,哄骗人的大王,你怎么说这些谎话哄骗我们!和尚家岂会不知道都有些什么斋事?只有些‘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哪里有个什么‘预修亡斋’的?你的家里人又不曾有死的,做什么亡斋?”
行者闻言,暗喜道:“这呆子是乖了一些。——老公公,你确实是说错了。怎么叫做‘预修亡斋’?”
那两位老者欠身说道:“你们去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却走到我们这里来?”
行者说道:“本来走的是正路,只是被一股水给挡住了,不能够渡过去;因为听到这里的打鼓敲钹的声音,特来你们府中借宿。”
老者说道:“你们到了水边,可曾见到些什么?”
行者说道:“只看见了一面石碑,上面书写着‘通天河’三个字,下面书写着‘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十个字,再没有看见别的东西。”
老者说道:“再往上流的河岸走走,距离那个石碑只有里许,有一座灵感大王庙,你们没有看见?”
行者说道:“没有看见。请老公公说说,什么是灵感?”
那两个老者一齐的流泪道:“老爷啊!那大王:
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佑黎民。
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
行者说道:“施甘雨,落庆云,也是好的意思,你们却这样的伤情烦恼,为什么呢?”
那两个老者跌脚捶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