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喊:“兰从母。”
徐兰向他们点头回应,看向老媪老翁说:“政儿睡了,你们不用担心。”
老媪感激道谢:“谢谢你们。”
老翁点点头。
徐兰和气说:“都是邻居,不用在意。”她看向唐启阳说:“你去换裤子。”
唐启阳摇头:“先不换,雨下得太大,等下看看有没有人求助。”
徐兰:“行,我去点烧姜水,大家喝点。”
唐启阳:“嗯。”
半个小时后大雨继续倾泄而下,唐启阳脸上凝重,去厨房和徐兰说:“外面太黑,屋里漏雨的人家也不敢动,我挨家挨户去敲门问问。”
徐兰叮嘱他:“小心些。”
唐启阳其实不需要叮嘱,但媳妇关心什么时候都受用,笑应:“嗯。”
唐启阳冲进大雨,徐兰拿火石从正房屋檐下穿过,屋檐足有七十公分深,但雨势太大,屋檐地下全湿了,人走过要靠里边走才不被雨飘到,她到右边棚子下升起火堆。
堂屋里的几个人见徐兰经过门口,现在又在那边棚子下升火,知道又要有人来了。
果然,凭着火光,他们看到几个黑影进入棚子。
唐启阳带着左邻的左邻五口来,继续出去,这户人家是三个大人两个小孩,比较小的女孩六岁,邯郸之战时更小的孩子很难活下来。
徐兰和他们说:“男人在外面,女人跟我进堂屋。”
两个妇人点,牵着小女孩跟徐兰到堂屋,徐兰和堂屋里的男性说:“老翁,陈粟,陈菽,你们去外面棚子呆着,男女分开烤衣服。”
老翁点头:“好。”
陈粟和陈菽相继点头。
徐兰安排好后去厨房又煮上一锅姜水,升火后把煮好的姜水提到堂屋分给里面的人,每人半碗。
剩下的提去右边棚一下分给人喝,大人们让小孩子先喝。
回头徐兰进自己卧室里摸政儿的额头,没有发热。
唐启阳又相继带三家人过来,再没有出去,雨势不减,时而“霹啪”地打大雷。
徐兰把第二锅姜水都分给人喝后在堂屋照顾小姑娘们,给她们烤衣服,换来她们和家长感激的眼神。
竹凳不够坐,一部分人坐在地上,外面棚子里的男性全光着上身坐地上,担忧地里的庄稼,担心大雨连下几天,庄稼被淹。
唐启阳心里同样担忧,看不多的柴火想想后继续往火堆里加柴火,让火堆烧更大,把地烤干,撑不住困的人可以睡在地上。
到半夜,雨势变小,右棚下的柴火差不多烧光,屋里和棚下的人都直接睡在干燥的地上。
徐兰和唐启阳回卧室坐着打坐修练。
当天际出现亮光,沉睡的人们醒来,外面雨已经停。
昨夜来避雨的人相继跟徐兰夫妻俩道谢离去。
唐启阳留下陈粟三兄妹:“你们三个孩子现在回去做不了什么,等吃过饭我和你们回去看看,帮你们修房子。”
陈粟感激拜谢:“谢唐阿叔。”
唐启阳摆摆手:“小事,以后我家有事找你们来帮忙。”
陈粟脸上露出笑:“好。”
徐兰也留下老媪和政儿:“现在哪都湿漉漉,柴火想必也湿透,不能开火,老翁回去收拾收拾,你们先留下,等房子收拾好再回。”
老媪看小政儿点头。
徐兰煮上两锅麦仁粥,放进一点点羊油一起煮,唐启阳看火,她去地里看庄稼,庄稼没有被水淹,然后河边摘野菜,她摘的是红苋菜,摘两把在河里洗干净带回家,大雨后的河里的水浑浊,但也没办法。
红苋菜切碎放进快煮好的麦仁粥,加点盐滚几下就能吃。
徐兰给每人打一碗粥,唐启阳去叫老翁过来一起吃,一碗热粥下肚,给人增加一些力气。
吃完粥,唐启阳和陈家三个孩去陈家,徐兰拿脏湿的衣服去洗。
太阳出来,金色的阳光照在大地上。
赵政拿着小球坐在棚子下看向右边,看着老媪和老翁进出搬东西出来晒。
石过来没有见到姑姑和姑父,问棚子下的小孩:“小孩,知道我姑姑姑丈去哪儿吗?”
赵政转头说:“我叫赵政,唐阿叔去帮陈粟看房子,兰从母去浣衣。”
石跟着姑姑姑父一段时间,学会道谢:“谢谢,我去找姑父。”
赵政点头。
石觉得这个叫赵政的小孩一点也不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