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易中海坐在家门口摆弄着一根鱼竿,他又不愿意和院里的妇女聊天,在家闷着早晚生病。
想着退休生活干脆照抄贾东阳,白天钓钓鱼,听听戏,一天不就混过来了。
扛着鱼竿刚迈出大门,迎面走来一个三十岁左右带着黑色眼镜的男人。
“同志,请问贾东旭是住这个院吗?”
易中海微微愣神,上下打量了一番,“没错,您找他?”
“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这是我的记者证。”
男人说着掏出来记者证,继续说道,“我今天是来特意来采访他的,能麻烦您带我去他家吗?”
“哦,可以可以,吴记者这边请。”
易中海这下没心思钓鱼,记者采访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路上简单聊了两句,吴记者说贾东旭昨天见义勇为,送一对母子去医院,还差点捐了120块钱给人治病。
易中海一张老脸笑的像个菊花,东旭出息了啊!
肯定是在自己的影响下才做了这件大好事。
过会得好好夸夸他。
这时二人到了中院,易中海笑眯眯的站在贾家门口敲了敲门,回头又跟吴记者说道,“还没自我介绍 ,我是八级钳工易中海,也是贾东旭的师傅,他跟我可亲了。”
吴记者抿了抿嘴,心里有了一个疑问:有八级钳工当师傅,贾东旭怎么混的蹬三轮去了?
没一会贾家门打开,贾东旭穿着背心裤衩晃晃悠悠的站在门口。
易中海呲着一口大白牙,“东旭,我……”
“滚!”贾东旭看到易中海像见到苍蝇一样恶心,啪的一声关上家门。
易中海直接原地石化,一脸尴尬得看向吴记者,“起床气,哈哈哈。”
“哦哦,理解理解。”吴记者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人刚才还说是他们师徒关系多好,没想到这么快打脸。
易中海不死心的又敲了敲门,“东旭开门呐,人家光明日报的吴记者特意来采访你。”
“有完没完啊!让他走人。”
贾东旭昨晚上去火车站蹲了大半宿,一大早才回来,这会儿正烦躁呢!
“贾东旭同志,您的事迹我们主编很感兴趣,打算出一期专栏。”
吴记者毫不在意贾东旭的态度,反而觉得他为人低调,性格率真,不虚伪。
贾东旭不耐烦的开了家门,想着登报也算出名,街道没准能给自己发个奖金啥的。
吴记者热情的伸出手,“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好人东旭!”
“吴记者请进,刚才我态度不好!”贾东旭用手指挠了挠脸,又被发好人卡了。
易中海也趁机钻进屋里,贾东旭冷哼一声倒也没说什么。
吴记者偷偷看了一圈屋内的陈设,第一印象是简朴,甚至可以说是简陋。
可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贾东旭还能主动给弱势群体捐钱,还是一百二十块的巨款,着实令人钦佩。
这种舍以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人学习。
吴记者目光灼灼的盯着贾东旭,“我就直接了当的问了,能谈谈您为什么给那对母子捐钱吗?”
“呃,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看人挺可怜的想着帮一把。做人不能只想着自个,您说是不是?”
贾东旭十分心虚,当着记者的面总不能说他是衣服丢了,被人误会捐钱。
“了不起,您的家庭情况方便讲一下吗?”
吴记者越来越钦佩贾东旭的为人,“做人不能只想着自个”,多么高的思想觉悟!
等下就拿这句话当标题。
“我媳妇在工厂上班,有一个儿子在念小学,还有一个一周岁的女儿。”
贾东旭自动忽略了贾张氏,家族污点,说出去丢人。
易中海闻言出声,“东旭,你咋把你老娘忘了。”
易中海觉得做好事值得表扬,但不能忘了亲娘,孝顺才是最重要的。
吴记者也一脸好奇的看向贾东旭,这让贾东旭不知道怎么解释。
最后贾东旭支支吾吾的说道,“那个……我妈她在牢里。”
“他母亲贾张氏因为搞谜信活动被抓进去了。”
易中海补充了一句,接着又说,“东旭我得批评你两句,贾张氏做的再不对,你也不能不认她啊!没有做老人的不是,只有做儿女的不周全。”
贾东旭被噎得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