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去大明扶贫 > 第58章 大凌河调度

第58章 大凌河调度 (第2/2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命运冠位指定:冠位虚构史学家 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 木叶:宇智波极端?献上忠诚!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 在叶罗丽当美强惨的日子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末之我若为王 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学名张好古 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后,装上一百五十辆新式双骡战车,由郭镇带领五百人马护送走了。

到了午时,朱植也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王府一帮人和十辆装有减震装置的双骡战车出发了。

到了下午,盛庸带着五百人马护送四十辆双骡战车带着五万斤火药和部分已经成型的火器出发了。

董兴是最后走的。

他带着剩下的一千多人马和山东一百户农民,赶着一千多头耕牛出发的。士兵有的喊他牛千户,有的喊他牛将军。

,!

董兴觉得尽管升了官,但还是比较郁闷。

其实比董兴更郁闷的是张信张镇长。

朱植没给安排位置,也没给他派大活,仍旧让他驾着皇帝送的马车拉着两个小美女跟在队伍后面,越走越郁闷。

他心道:“那张石、大能都是一起来的,听说都封了千户,我这个百户不提拔倒算了,怎么沦为了马夫?”

其实这还真冤枉了朱植。

朱植本来是给他留有位置的,但是恼火他办事拖拖拉拉,就决定暂时给他晾在那里,观察观察再说。

行走之前,辽王先和平易、盛凡和吴杰开了个短会,对留守人员、物资也作了安排:

“我给大家留了二万斤盐、二万斤茶、四百头耕牛、五百头羊,军粮也管三个月,后面的军粮由户部调拨。”

“我把自己在外历练时遇到的种植高人宋有才和山东来招募来的一百户农民留下来,帮助指导士兵们如何种田。鲁王府来的工匠留下协助修建房屋、打造农具等器物,渔民留下来给大家打足十天鱼后再到广宁。”

“你们尽快完成二万亩麦田的开垦,并在半个月内完成春耕,然后就着手凌海城的建设工作。”

“估计再过一到两个月,左军都督府批准成立屯卫的批文和兵部的委任书就要到了,晋王和山西方面可能还要送十万移民人过来。凌海这边可以从中优先挑选三千户作为军垦户。等吴杰水师建好水渠,还可以再种一万亩水稻。”

“今后辽王府不仅要在大凌河附近种植水稻,还要在广宁周边也种上水稻,把辽东变成鱼米之乡、塞外江南。”

“至于到时候会给你们几个什么官,我现在也不好作出具体承诺,绝对比现在的官大……”

你听辽王把这前景描绘的多美,大饼画的多圆。

平易、盛凡终于有了点信心,点头称是,不过表情还是有些敷衍。

大家觉得虽然辽王关于种植水稻的指导意见有些离谱,但等辽王走后,大家搞个变通,多种点小麦、杂粮,总可以吧。

其实,对于在辽东种植水稻,吃惯东北大米的后世人觉得简单得不要不要的,可是在当时绝对是匪夷所思。

有意思的是,华夏先民在东北培育水稻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辽东、辽西都遗留有种植水稻的遗迹。

到了唐朝时期,辽东的渤海国更是以盛产水稻着称,而且处于比现在的辽西还寒冷的牡丹江、图们江一带。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渤海国被契丹灭亡,水稻文明也被轮番上台的契丹、女真、蒙古各游牧民族所阉割。

直到清末,受倭人驱使,善于种植水稻的十万高丽人闯关东寻找生计,才在辽宁开启大规模种植水稻的先河。

但是这时候的水稻种植已经成为倭国驱使无脑高丽人为其火中取栗、蚕食东北的工具。

国人也不傻,也很快把种植水稻作为了移民实边的工具。

到了民国初年,就连不善于种植水稻的北方汉人也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培育出水稻来。

老毛子啃走了外东北,啃走了外三江平原,啃走了乌苏里江以东,为什么到华夏大乱时反而候啃不动东北了?不是老毛子仁慈,而是在水稻的支撑下,东三省已经有了三千万华人,让老毛子望而却步。

辽王在后世研究东北边防史时恰好关注了这一点。

所以他现在对在辽东种植水稻不仅充满了信心,还要把它放在事关辽东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

他知道,平易、盛凡并不相信辽东能种水稻。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他于是让沈胖子坐吴杰的水师船只,到山东再购买二十万斤稻种和其他农垦急需物资,又命令水师官兵帮忙平易他们开凿水渠,提前打好灌溉排涝的准备工作。

:()去大明扶贫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综影:从人间烟火开始的拿捏大师 混在东瀛成大亨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谍战:小特务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