蜒前行,脚步声回荡在崇山峻岭之间。李琦骑在马上,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
,!
周围的山峦起伏不定,山脚下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沿途的野花散发着浓郁的芬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璀璨的光芒。
士兵们严肃而坚定地前行,步伐一致,身上的盔甲闪烁着寒光(布面甲没法反光,反光的是胳膊上的环臂铠)。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对主人的忠诚。
李琦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是一考验,但他坚信,胜利就在眼前了。
风吹过山谷,带来一丝凉爽,李琦紧握手中的马缰绳,凝视着前方。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决绝,他誓言要给敌人一个惊天动地的打击。
太平军士兵们也感受着身体里涌动的热血,他们知道,这一路虽然颠簸,但他们将为了胜利而不懈努力,为了主人的荣耀而奋斗。
李宏信站在山坡上,眺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除了微微有些动摇之外,更多的是心疼。
在打这一仗之前,他的士兵们,曾经有三万七八千人,如今只剩下五六千人。
其他逃出来的部队,他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人。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恐怕不逃也不行了,逃离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虽然说这两天包围战里大正军靠着士兵熟悉地势,欺负太平军不懂苗州地形,几次三番的交战占了不少便宜。
那还得是在占据了人数比对面多,这个人和的条件下,天时地利人和占了其中两项。
还是之前的那一次突围战,让他直接见识到了太平军的改良。
太平军将不适应森林战斗的长矛截断,改用适应林地的小型战阵,每个战阵由十四人组成,配合默契。如果不是当时的暴风雨,大正军的火绳枪手们也许能够将太平军留在原地。
李宏信决定下令让所有人在夜色掩护下分兵突围。虽然这样做会让大正军的力量分散,暂时无法聚集起来,但如果不下这个命令,整个部队照样趟不过太平军的防御网。如果时间拖得太久,或者等到天亮,太平军的搜索队伍和增援部队都会赶到,那将是一条死路。
现在,他们各自突围出来,至少还保留了人力。而且,李宏信已经收回了其他逃出的部队,只要再集结一些人手,他还可以回到苗州,重新制定计划。
站在山坡上,李宏信的目光扫过战场,那里是他与士兵们奋斗过的地方,也是他们倒下的地方。他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舍。这些士兵们,他们不仅是战友,更是他的兄弟。每一个倒下的人,都是他的心头肉。他立下了决心,一定要带着那些幸存的兄弟们回到苗州,为战友们报仇雪恨。
李宏信深吸了一口气,收起了心中的痛苦,他知道现在要做的是聚集人手,重新制定计划。他开始忙碌起来,命令士兵们分散行动,寻找逃出的部队,尽快聚集起来。他希望能够在逆境中找到一丝希望,重新振作起来。
夜幕渐渐降临,李宏信带领着一支小队往前行进。他们穿越着茂密的森林,小心翼翼地避开太平军的防线。李宏信的心情变得紧张起来,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漫长,困难重重。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知道,只要坚持下去,与战友们团结一心,他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振大正军的威名。
李宏信带领着士兵们继续前进,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黑暗中。他们的目标是回倒苗州内部地区,那里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他们将继续战斗,为了荣耀和正义,为了那些倒下的战友们。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李宏信都会坚持下去。他相信,只要自己和士兵们齐心协力,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杀!”随着中队长一声令下,几十名太平军骑兵立刻收回了玩耍的心思,迅速回到队伍中。他们整齐地排列成冲锋方阵,高举手中的长枪,向敌人奋勇冲去。
那支敌军并不算强大,数量也不算多,只是从北边的包围网中逃出的大正军残兵。太平军骑兵们冲过去时,只能听到一连串长枪刺破盔甲和肉体的声音。
“噗嗤!”“噗嗤!”“噗嗤!”长枪无情地穿透敌人的护甲,一个接一个的大正军士兵被刺杀在原地。
这群敌人相比之前对付的那些敌军并不算强悍,他们主要由苗兵组成,武器和战斗技巧都不及之前与孛兀汗国士兵的对抗,甚至还不如东夷军。然而,这群敌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却相对较小。虽然不能说他们毫不畏惧,但与普通大辰官兵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