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们迅速组织成队伍,整装待发,燧发枪上好刺刀,准备向城池内发起冲锋。
库尔德士兵们经历了近三个小时的炮弹轰炸,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再有效组织防守。他们只能无力地观望着大夏军的冲锋,心生绝望。在短短的两刻钟内,城池便被大夏军攻陷。
,!
大夏军拿下城池后,为了惩罚库尔德人的抵抗态度,他们挑选出劳工和俘虏,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屠城行动。整个城池陷入了死寂,血腥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不忍目睹。
在拿下库尔德第一座城池之后,杜成栋站在城墙上俯瞰着延绵的土地。
杜成栋没有急着继续进步,扩大战果。
他深知大夏军这一次出击人数有限,战兵加起来也不到三十万。他不愿让士兵白白牺牲,因此决定稳扎稳打,以大炮开路的策略,尽量减少士兵伤亡。
他相信,只要善用手中这不到三十万人的军队,他们能够一口气拿下整个库尔德。
于是,杜成栋开始制定战略。他调集了地图师和侦察兵,详细勘测战场的地形和敌军的防线。每一座山峦、每一处河流、每一片森林,都被细致地标注在地图上。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他要将这片土地了如指掌。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杜成栋精心挑选了训练有素的炮兵部队。他们身穿结实的皮甲,操作巨大的火炮。
每一名炮手都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他们要用炮火开辟道路,为大夏军铺平胜利的道路。
杜成栋站在指挥台上,指挥着炮兵们的动作。炮手们默契地配合,将火炮调整到最佳位置。巨大的轮子发出隆隆的声音,火炮缓缓翻滚着,准备发射。
一道刺耳的轰鸣声响起,火炮喷射出炽热的火焰,射程遥远的炮弹犹如流星一般划破天际,落在敌军的防线上。土地颤抖,烟尘弥漫,敌军的士兵被炸得四处奔逃,惊慌失措。
杜成栋冷静而果断地下令,精锐部队迅速出击。他们身穿黑色的布面甲,手持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宛如黑夜中的死神。他们威武而迅猛地冲向敌阵,将敌人尽数斩杀。战场上充斥着血腥的气息,尸体堆积如山。
在激烈的战斗中,杜成栋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武的战斗力。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每一次挥舞利刃都带着无比的力量和准确。他的双眼闪烁着坚毅和决心,他要将胜利带给自己的军队,给大夏帝国。
经过数日的激战,库尔德的城池被大夏军又攻陷三座。杜成栋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胜利的彼岸。
这几天,库尔德的四座城池已经被大夏军拿下。
图尔汗苏丹,作为库尔德的统治者,面对着失地的消息,内心并不着急。
他深知着急也没有用,因为前线发回来的战报和各项分析都表明,光凭库尔德自己的部队根本无法与大夏军抗衡。即使是要迟滞大夏军的进攻步伐,库尔德士兵恐怕也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此刻,图尔汗苏丹已经向噶德教国家发出了求援信函。
虽然援军尚未到达,但他收到了一封来信,表示援军已经在路上,希望他能再坚持一段时间。于是,图尔汗苏丹下令全国范围的库尔德人,坚壁清野,据守城池,期望着噶德教的援军一旦到达,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在这段时间里,库尔德的土地上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城市的街道上,荒凉的景象无处不在。废弃的房屋、残破的墙壁和破败的街道成了城市的主题。烟囱中不再冒出炊烟,商铺的门面紧闭,街头巷尾空荡无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死气沉沉的味道,仿佛预示着库尔德人民所面临的困境。
而在皇池内,图尔汗苏丹镇定而坚定地指挥着防守工作。他身着铠甲,手持宝剑,站在城楼上,俯瞰着四周。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照耀在他的脸上,映衬出他坚毅的面容。他的双眼紧紧盯着远处的战场,尽管心中焦急,但他丝毫不露出丝毫的动摇。
而城内的士兵们也都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岗位。他们身穿坚固的盔甲,手持利刃,守卫着城墙。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气,仿佛不论敌军如何强大,他们都会毫不畏惧地扞卫家园。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空,照亮着城池的残垣断壁。在这一刻,图尔汗苏丹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天际。期望着嘎德教的救兵一到就组织反击。
库尔德再往西,途经一片壮丽的山脉,山峦起伏,宛如巨龙盘踞在大地上。山间瀑布飞泻而下,水珠在阳光下闪耀着七彩之光,营造出一幅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