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处防线都在被特尔敦部的汗帐精锐全力攻打。
这显然是赫德诸部的看家本领:先佯攻或是干脆分兵,牵扯防守者的兵力;一俟防守者露出软肋,分散的赫德骑兵就将凭借机动性再次聚拢,全力凿击一点。
这次不再有特尔敦人出工不出力,他们已经被逼上绝路;
铁峰郡人同样清楚胜败只在此时,小石镇和牛蹄谷的所有人都被动员起来,甚至妇女和小孩也在战场上搬运土石、搜集箭矢乃至亲自操持武器。
须发里还挂着烟灰的特尔敦人抬出简陋的攻城梯、攻城锤以及大盾——没有贸然突围并不代表他们闲着。
只是匆匆打造的攻城器械本就不多,又被大火焚毁过半。
所以大部分特尔敦人还是使用旧战法:甲士提盾步战,弓手下马掩护,其余人等掘土填壕、拆毁墙壁,小股骑兵从艰险处偷渡迂回。
第一连和第十二连驻守的大路首当其冲,至少被四个特尔敦百夫队轮番冲击。
赫德人或许野蛮,但绝非是仅有本能的走兽。
此前攻打第二道防线受挫的特尔敦人,这次针对拦马墙的弱点——墙体低矮专门打造了攻城梯。
十几个特尔敦甲士摆出盾牌阵,合力搬运能够抵挡箭矢的大盾,缓缓逼近壕沟。
弓矢无法射穿木盾,甚至铅弹也会卡在木头里,缺乏棱堡结构的拦马墙又难以施展侧射,守墙的战士只得眼睁睁看着盾牌阵逼近壕沟。
待推进至壕沟五步以内,盾牌阵的侧面展开,两队特尔敦甲士抬着攻城梯呐喊着冲向拦马墙。
其他特尔敦人则以大盾为掩体,向着守军开弓放箭。
拦马墙高度只有两米,攻城梯轻而易举架在墙头,甚至连壕沟也一并跨越过去。
防守拦马墙的战士手持利斧、推杆,竭力将攻城梯砍断、推倒。
盾牌阵展开的瞬间,手臂负伤顶着高烧坐镇指挥的塔马斯大吼下令:“掷!”
等待多时的掷弹手们先点燃药捻,再把药捻另一端塞进榴弹内,朝着特尔敦人的盾牌狠狠砸出。
以往温特斯使用榴弹都是“先插药捻、再点火”,受过大量训练的精锐这样使用或许不会出问题。
然而当把榴弹配发给民兵之后,[先插药捻再点火]的战术动作却引发了一连串事故。
有民兵甚至在慌乱中将没点着的榴弹直接投掷了出去,被特尔敦人捡走反过来丢到铁峰郡人头顶。
付出过血的教训后,掷弹手的投掷流程彻底更改为“先点火,再插药捻”。
嘶嘶作响的榴弹飞向盾牌阵。
一枚榴弹砸在盾板上,咕噜咕噜滚落进壕沟里;
一枚幸运儿榴弹从盾牌间隙飞进人群之中;
更多榴弹没有直接飞往盾牌,而是投向盾牌阵刚刚展开、缺乏保护的侧翼。
特尔敦人也没有丝毫迟疑,或是用脚踩、或是用刀砍,三下五除二将药捻熄灭。
两腿人火器厉害——特尔敦人对于此事已经有清楚的认知。
尤其是刚刚投掷过来的“黑雷”,爆炸时如同轰雷,“人马俱碎”,他们之前攻打第二道防线时不知吃了多少亏。
铁峰郡人用鲜血交学费时,特尔敦人同样以生命为代价在学习,双方都被战争逼迫着,在杀戮彼此的技艺上突飞猛进地成长。
塔马斯看得清清楚楚,有几个特尔敦人甚至背着水囊,见到榴弹飞来立刻一袋水泼上去,榴弹登时哑火。
塔马斯气得猛砸大腿,咆哮着下令:“把药捻砍断一半!听我口令再掷!”
就在此时,盾牌阵突发异动,特尔敦人接二连三逃命般跃出盾牌阵。
那枚飞入盾牌阵的幸运儿榴弹原本也逃不脱熄火的命运,一个黑脸膛的特尔敦甲士手疾眼快,抽出小刀砍向火药黏。
然而盾牌阵里面太过拥挤,小刀的刀穗意外被其他人的腰带刮住。
黑脸膛的特尔敦甲士猛地拽下小刀,可是火药黏转眼间已经快要燃尽,来不及了。
黑脸膛的特尔敦甲士惊恐地向后躲闪,口中大喊:“[赫德语]黑雷!黑雷!”
其他特尔敦甲士一听到这个词,纷纷发出垂死野兽般的惨叫,缩着脖子、舍掉大盾、不管不顾地逃向远处。
黑脸膛的特尔敦甲士绝望地看着火药捻烧进“黑雷”内,片刻迟滞之后,黑雷在他的注视下爆炸。
一面大盾被气浪掀翻,以榴弹爆炸的位置为圆心,两米以内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