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说其他人就响应,“是啊,分了吧。”
生产队长对这个倒是没问题,反正早晚都要分,干了鲜的也一个分法。
只需要留够交公粮和大队提留的,其他就是社员分的。
各生产队自己有会计和记分员,派人去把磅秤拉过来,记分员唱名会计管秤,就把新鲜出地的花生一堆堆过秤,轮到谁家谁家就往家运。
社员们欢天喜地地往家挑花生。
这一次第一个就分林岚家。
有人喊道:“咋第一个分她家了呢。”肯定是因为韩青松当局长了,毕竟林岚家也不是先进,以前都轮不到先分。
先分的可以先运回家,晚分的可能就等到黑天,不方便。
而且先分的肯定是最大最好的那一堆,晚分的到时候就剩下一些小的里面还有土坷垃。
社员们都喜欢先分自己家。
队长喊道:“今天大旺娘给我出了好主意,三旺立了大功,就先分她家。咋地,有意见?”
于是没人说话了。
花生是副食品,不是主食,不在口粮定额之列。基本都是算出总数,然后按照户口人头分。
当然也要根据工分来分。
现在是人四劳六,把总体要分的粮食,按照人口分四成,工分分六成,社员们比较能接受。
比起以前人七劳三,甚至人八劳二,现在算是兼顾了公平和扶贫。既照顾了那些人口多劳力少的人家,也兼顾了劳力多求公平的人家。
若是人八劳二,谁家人口多谁家占便宜,劳力多人口少的反而吃亏,伤害社员们的积极性,劳力也不出力,懒得给别人养孩子。
现在很多村还是这样。
但是山咀村从很久以前就是人四劳六,甚至有段时间还实行过人三劳七,就为了提高劳力们的积极性,免得他们不劳动,总产值下降。
林岚家七个人,只分六个人的。
这时候韩青松已经转业,不再是在职军人,当然不能继续享有之前村里给的全工分福利。
现在他转业当了干部有自己的工资,而且他的粮油户口关系在公社不在村里,户口在县城也不在村里,所以韩青松没有份。
林岚道:“队长,我们能不能拿工分顶,把孩子爹那份也分上。”
从生产队里花钱和工分补,总比外面花钱买合算的。
生产队长自然同意,花生就从预留里出,不必减少别人分配的数量。
这样别家也没有意见。
林岚:“二旺和麦穗带着小旺家去做饭,三旺在这里看着,我家去拿家什儿挑花生。”
三旺:“我去叫俺爹和大哥呗。”
“他们还掰玉米呢,我去就行了。”
正说着,却见韩青松从另外一个方向走过来。
这时队里一个平时喜欢占别家妇女便宜,嘴上没把门又喜欢说荤话的青年喊:“余痦子,快把你布袋拿过来比比。三旺,你爹真那么大呢?”
三旺已经被林岚教育过,知道不能当众说咪咪、jj什么的,立刻哼了一声,“反正比你大!”
那人:“……哈哈,你这个熊孩子,你又没见过我的。”
说着他还瞅了林岚一眼,想从林岚脸上看到点什么反应。
有些男人在家里不和自己婆娘说什么,可出了家门,在村里遇到别家大闺女小媳妇儿的,就喜欢跟人家开带颜色的玩笑。
仿佛这样就能占大便宜一样!
三旺抢着道:“俺爹尿尿能呲你一脸!”
这下那人直接脸胀紫,气呼呼地走了。
林岚:“三旺,说话要文明,不能那么粗俗。”
三旺反应快,“哦,对了,我应该让他找俺爹自己比比。”
林岚:……
其他听见的社员们也哈哈笑起来。
这时候韩青松已经大步走过来,视线瞅着林岚,“说什么呢?”
林岚本来还没啥事,一转眼看到余痦子手里拎的布袋子,不受控制地联想到什么不可描述的,一下子脸红了,赶紧蹲下去捡自家的花生,越发不敢看韩青松。
韩青松看她突然之间脖子都红了,露出女孩子般含羞的表情,心下顿时一荡。
睡新房
大jj事件并不像以往暴露隐私事件那样,当场哄笑一下当事人尴尬脸红一下,大家说说笑笑就翻过去。
升级为拼爹战,搞得村里不少老爷们在家里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