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补贴一些就好。等他们干不动的时候,或者工分挣不够自己的时候,那时候就由三个儿子平均分摊把这部分口粮的工分补上。
大家都这么来的。
韩大哥虽然和老两口一起住,跟着出力照顾他们一下,但是他的工分也要另算,因为他没跟韩大嫂离婚,那么家还是要养的。
韩老太太一听急了,“咋地还要给他们,都分出去了,那就是两家人,两个户头。老大是我家的,工分就在我家,算不到别人的户头上去。”
好田听她说得气人,一时激愤也想赌气说不要就不要,却被韩青松摁住了肩膀。
娘说了,有事听三达达的,好田便闭嘴,当自己是木头。
他也知道有三达达和支书大爷看着,分家自己不会吃亏的。
韩永芳道:“照你这么说,老二老三分出去,也是俩户头,是不是就不用养你们老?”
韩老太太被噎回去,心里又恨韩青松把支书请来,简直就是故意来克自己的。
韩永芳就又翻了翻自己的本子,啪啦啪啦打打算盘,然后把韩大哥的工分大部分用于扣除他自己的口粮部分,然后按照老二老三养老的比例,留在老韩头户头一少部分补贴老太太的工分,大部分则划给好田户头上。
韩老太太受不了了,“这样不行!这不就是等于把老大分出去了?不行!”
韩永芳眉头皱起来,“那你说,你到底要老大这个人,还是要老大那点工分?老大有老娘也有老婆孩子,总不能就不管吧?”
要人的工分就让出来,很公平。
想让老大养妹妹不养自己闺女,韩永芳都不答应。
那样他都被人戳脊梁骨,说分家不公。
这样起码他自己问心无愧,别人来问,他能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韩老太太有心把老大放回去,又不甘心!
这样倒是自己身边一个儿子也没了。
没有办法,韩老太太只得答应。
毕竟只要请了韩永芳,就得他说了算,否则韩永芳没面子,以后都别想让他帮忙。
然后韩永芳又做主,让韩二哥家先暂住东厢,然后申请地基准备材料,排队等着盖新房子,好田也一样。
商量好了剩下的就是分口粮、柴火、干活儿的家什儿,另外屋里的东西归自己。
有韩青松之前分家当对照,韩二哥和好田分起来特别轻松,只需要找人帮忙掌秤,该多少多少的都称出去就好。
韩永芳还让家里凑了凑工业券,让老太太拿钱买口新锅,然后把那口旧锅就给韩二哥家用。
韩大哥再帮二房在东厢垒锅灶,以后就各人自己开伙。
这下可苦了韩老太太和韩金玉!!!
原本有三个儿媳妇使唤,还有侄女伺候小姑,这会儿都分了家,韩二嫂只管做自己家的饭洗自己家的衣服,韩大嫂带着谷米走,谷米也不可能再来伺候他们。
于是家里的家务活就落在韩老太太和韩金玉身上!
是韩老太太自己定的规矩,老韩家的男人从来不干家务活,都是女人干,这会儿这规矩倒是给她和闺女自己定的。
再说,等农忙起来,韩大哥和老韩头要下地,也没时间做饭洗衣服啊。
他们也不会。
韩老太太还好说,毕竟当年也是从儿媳妇做起来的,虽然已经二十年不动手,但是也不是不会干。
可韩金玉心比天高呢,从出生开始她就没干过一点活儿,她给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