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偶尔被苏皓月夸赞一下,还是挺令人舒心的。
即墨寒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苏皓月评价。
“这件事情王爷不要插手,我自有打算。”苏皓月加上了一句。
“这个嘛,看情况。除非你把你所有的计划都跟我说说,我帮你参谋参谋。”
苏皓月想了想,也确实怕即墨寒不了解情况,好心办坏事,最终点点头:“好吧。”
于是她就侃侃而谈,如此这般将一切都和盘托出。
即墨寒越听眼睛越亮,这小女子,果然非比寻常。
两人就这样对坐了近两个时辰,即墨寒只觉得,和苏皓月待在一起时间会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已经是傍晚了。
苏皓月随意用了一点糕点,对他说起了另一件事:“王爷,我准备起一个文社,叫竹影文社。”
“起文社做什么?”即墨寒问道。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叫吴若彤,文章作得特别好,她启发了我,可以将她的佳作刊定出版,做成文集。”
“你这样费心费神,只是为了帮她?”即墨寒不太相信,这小女子一向是无利不起早的。
苏皓月见被他看穿了,也不再藏着掖着,笑着说道:“这个嘛,自然也有我自己的打算。王爷知道,要做一些事情,影响力很关键。不能总指望着博雅楼帮我散播舆论,这毕竟还是上不了台面嘛。”
“我瞧你在博雅楼安插的那些口舌倒是很管用,连魏景琰都敢编排。”即墨寒云淡风轻地往嘴里放了一块桂花糕,说出来的话却又让苏皓月臊红了脸。
传播魏景琰和苏浅颜之间关系暧昧,居然又被他发现了,苏皓月觉得在即墨寒面前,她根本就一点秘密都没有,完全像个透明人一样。
“好吧,我承认,就是我做的。”苏皓月笑嘻嘻地说道。
“吴若彤,名气一般,你的文社要是想一炮打响,得找些众所周知的人来撑场面。”即墨寒在脑海中搜索了一圈,终于想起了一个人:“工部尚书的千金周泠霜,倒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本王可以出面,让她加入你的文社。”
本来即墨寒是出于一片好心,才说了这句话,说完还喜滋滋地等着苏皓月谢他呢,毕竟周家人绝非一般人能请得动的。周家是百年清贵,一共出了两位宰相,四位尚书,连当朝太后都出自周家,所以周尚书在朝堂上的地位很高。
而他们家的独女周泠霜,更是一位享誉大梁的才女,什么陆冰冰、吴若彤,在她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周泠霜德才兼备,不仅相貌出众,就算是放到美人如云的京都上流社会中,那也是拔尖的。她八岁时,曾写过一篇《与父书》,说是书信,其实称为文章更为恰当。内容就是作为女儿,对当朝为官的父亲的殷殷期盼,劝谏周尚书要廉政爱民,广施仁德,不要辜负圣上以及百姓对他的信赖。且不谈这文章一气呵成,文意详实,文笔老练,一个八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识和心胸,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
皇帝曾读过这篇《与父书》,深受感动,金口称赞周泠霜是巾帼奇才,特别关照周尚书要好好培养。
所以,周泠霜从小就是顶着才女的名头长大的。她年少成名,却丝毫不沾沾自喜,与她接触过的人都夸赞她品德高尚,交往中更是令人如沐春风。